大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市场正恢复商业活力
2020-04-21
18:14:57 来源: 新华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新华社记者
中国地标性商圈上海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大丸百货,购物助理陈诚倚在某法国品牌化妆品的柜台上,忙着向消费者介绍春季新品,为在直播页面下单的消费者提供与商场同步的优惠。
在商场同步直播,销售人员“变身”主播,两天之内,这家百货的网上销售额达到了188万元。“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复苏,南京路上的客流正逐渐回归。”新世界大丸百货电商管理部经理马牧说。
在日渐恢复烟火气的街道里,在“看不见”的互联网上,大数据显示,中国的商业正逐步恢复活力。
4月16日,美国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宣布入驻中国电商平台天猫,开出中国首家第三方平台官方旗舰店。特斯拉表示,通过入驻天猫,特斯拉将线上模式拓展至第三方平台,形成售后服务、用车服务、专属配件的线上服务闭环,用车的全生命周期几乎完全实现线上化,更好地满足中国新生代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数字经济正在让更多的企业感受中国线上市场的巨大活力。天猫统计显示,近2个月,已有特斯拉、宜家、乔治阿玛尼等12000个品牌入驻天猫。而近期结束的上海时装周,在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在线下如期举行时,主动“化危为机”,联合天猫举办全球首届“云上时装周”,吸引了151个品牌参与,一周直播观看量达110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5亿元。
复苏的不仅是互联网上的消费,还有实体商业。银联消费大数据监测显示,从2月中旬开始,各地各行业的消费在逐步恢复,2月下旬,银联消费金额周环比增幅为3成;截至4月8日的过去一周,银联消费交易金额较2月中旬则增长了6成。
“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比如吃穿住行等这些行业的增速,普遍在四到六成以上。”中国银联大数据部高级主管陈汉说。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转好,全国各地的餐饮业加速进入复苏期。美团点评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全国餐饮商户的复工率已达85.4%。今年的清明小长假,全国到店餐饮日均订单量与3月份的单日均值相比,增长了118%,交易额单日均值增幅则达158%。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介绍,基于实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监测显示,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4月8日,全国平均商业活跃度为78.72%,已有313个城市(占比85.2%)的商业活跃度恢复至75%以上水平。
在商业活跃度较高的江西上饶市,当地商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全市大中型超市、17家大型商场全部复工。
“经过体温测试,手掌、鞋底消毒后才可进入商场,所有的店员都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切井然有序,感觉很安心。”53岁的上饶市广信区居民陈雪梅说。
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复工复产,3月以来,浙江、江西多地陆续发放消费券。
“10元的消费券补贴撬动了近百倍的消费。”银泰商业集团副总裁、杭州武林店总经理邓朝军介绍,政府出台的消费券加上银泰的让利,银泰百货平均客单价接近1000元。
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
“当前需要一些适当的刺激政策来促进消费,以回补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遏制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快消费恢复速度。各地政府联合互联网平台、商家一起举办惠民活动,为疫情后期提振消费提供了一种创新实践。”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说。
除了消费券外,一些地方还推出了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新政策。中国的经济重镇上海最新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将推广直播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和音频、视频分享平台等新业态,鼓励电商平台与商场超市合作,推动传统商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在中国各地有力的措施下,这个巨大消费市场的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活力,市场预期逐渐明朗。(记者周蕊 程迪 张璇 何欣荣 孙青)
中国地标性商圈上海南京路上的新世界大丸百货,购物助理陈诚倚在某法国品牌化妆品的柜台上,忙着向消费者介绍春季新品,为在直播页面下单的消费者提供与商场同步的优惠。
在商场同步直播,销售人员“变身”主播,两天之内,这家百货的网上销售额达到了188万元。“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复苏,南京路上的客流正逐渐回归。”新世界大丸百货电商管理部经理马牧说。
在日渐恢复烟火气的街道里,在“看不见”的互联网上,大数据显示,中国的商业正逐步恢复活力。
4月16日,美国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宣布入驻中国电商平台天猫,开出中国首家第三方平台官方旗舰店。特斯拉表示,通过入驻天猫,特斯拉将线上模式拓展至第三方平台,形成售后服务、用车服务、专属配件的线上服务闭环,用车的全生命周期几乎完全实现线上化,更好地满足中国新生代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数字经济正在让更多的企业感受中国线上市场的巨大活力。天猫统计显示,近2个月,已有特斯拉、宜家、乔治阿玛尼等12000个品牌入驻天猫。而近期结束的上海时装周,在受到疫情影响无法在线下如期举行时,主动“化危为机”,联合天猫举办全球首届“云上时装周”,吸引了151个品牌参与,一周直播观看量达1100万人次,销售额超过5亿元。
复苏的不仅是互联网上的消费,还有实体商业。银联消费大数据监测显示,从2月中旬开始,各地各行业的消费在逐步恢复,2月下旬,银联消费金额周环比增幅为3成;截至4月8日的过去一周,银联消费交易金额较2月中旬则增长了6成。
“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比如吃穿住行等这些行业的增速,普遍在四到六成以上。”中国银联大数据部高级主管陈汉说。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转好,全国各地的餐饮业加速进入复苏期。美团点评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5日,全国餐饮商户的复工率已达85.4%。今年的清明小长假,全国到店餐饮日均订单量与3月份的单日均值相比,增长了118%,交易额单日均值增幅则达158%。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陈雯介绍,基于实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监测显示,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正在逐渐恢复,4月8日,全国平均商业活跃度为78.72%,已有313个城市(占比85.2%)的商业活跃度恢复至75%以上水平。
在商业活跃度较高的江西上饶市,当地商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4日,全市大中型超市、17家大型商场全部复工。
“经过体温测试,手掌、鞋底消毒后才可进入商场,所有的店员都戴着口罩和一次性手套,一切井然有序,感觉很安心。”53岁的上饶市广信区居民陈雪梅说。
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复工复产,3月以来,浙江、江西多地陆续发放消费券。
“10元的消费券补贴撬动了近百倍的消费。”银泰商业集团副总裁、杭州武林店总经理邓朝军介绍,政府出台的消费券加上银泰的让利,银泰百货平均客单价接近1000元。
支付宝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
“当前需要一些适当的刺激政策来促进消费,以回补因疫情影响而受到遏制的消费需求,从而加快消费恢复速度。各地政府联合互联网平台、商家一起举办惠民活动,为疫情后期提振消费提供了一种创新实践。”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说。
除了消费券外,一些地方还推出了促进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新政策。中国的经济重镇上海最新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将推广直播电商、社群电商、“小程序”电商和音频、视频分享平台等新业态,鼓励电商平台与商场超市合作,推动传统商业的数字化升级改造。
在中国各地有力的措施下,这个巨大消费市场的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活力,市场预期逐渐明朗。(记者周蕊 程迪 张璇 何欣荣 孙青)

编辑:@王海涛 投稿
- 上一篇:台州将发放3亿消费券,促城市消费回暖
- 下一篇:烟台多领域发放“消费券”重燃消费引擎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