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为舟,温情作桨 ——班主任工作的六维修行录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今年,是我投身教育事业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担任班主任的第二个春秋。回首这段时光,既有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手忙脚乱,也有见证学生成长瞬间的欣慰与感动。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从六个维度,分享一些班级管理方面的粗浅心得。
一、立规矩:公平为尺,刚柔并济
班级管理如同建造大厦,规矩是地基。开学第一天,我便会与学生一同精心制定《班级公约》,内容涵盖学习、纪律、品德、卫生四大关键板块。例如:早读需全员双手拿书朗读以提升专注力;值日生必须完成“三查”(查地面、查桌椅、查黑板),方可离校。在制定过程中,我会引导班级分组展开热烈讨论,巧妙地将“禁止迟到”转化为“提前5分钟入班准备”,用正向的表达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行动力。
规则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开学前三周是黄金观察期。我会提前到班,用手机记录各类典型现象:某某同学作业书写工整,某某同学主动帮忙擦黑板,这些都会成为班会课上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对于违规行为,初期需“严”字当头。曾有一名学生多次逃避值日,我要求其连续一周承担全组的卫生任务,并在班会上强调“集体责任,不可推卸”。但惩罚需伴随关怀,事后我私下与他谈心,深入了解情况。原来那一段时间,家中长辈身体有突发情况,他因此分心,我便在班上成立互助小组,使得人情与责任都能兼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惩罚应当是教育的最后一颗纽扣。”
二、教育班委:授人以渔,权责并重
班干部宛如班级的“神经网络”,对班级的有序运转起着关键作用。我选拔班干部标准有三:责任感>能力>人缘。每天午休是“班委训练营”的专属时间。例如,我会教导纪律委员运用“三步提醒法”(眼神示意-轻敲桌面-记录姓名)。树立威信需要智慧。某次,班长因登记违纪名单,遭到同学反驳。我借此引导学生理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差异,并专门设立“申诉通道”,规定任何对班委决定有充分理由的异议,学生均可直接向我反映。同时,建立完善的班委考核机制:每月由全班同学进行匿名评分,若连续两次得分低于80分,该班委便进入观察期。这种“双向约束”机制,让班干部既有权威,又不失温度。
三、调节奏:张弛之道,冷暖相宜
班级管理如同弹奏古琴,过紧易断弦,过松不成调。开学之初,我推行“军事化管理”模式,要求排队必须整齐如“经纬线”,作业若不认真,需重新书写。待学生适应这一节奏后,适时引入“弹性政策”:若连续几周班级纪律与卫生状况良好,同学们便可任选一首歌曲,在课间进行分享;若学生成绩取得进步,还能兑换“免作业券”。这种“预期管理”方式效果显著。记得有一次,当宣布取消某次小练习,改为集体观影时,教室里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四、建机制:积分银行,见证成长
受游戏化思维的启发,我们班创建了“积分榜单”。学生可以用相应积分兑换物质奖励,但物质奖励只是辅助,我更注重精神激励的力量。在固定时间,颁发“微进步奖”,获奖对象可能是作业书写工整的“卷面之星”,或是主动整理讲台的“细节天使”。这些奖项由学生互相提名,并需用三句话说明推荐理由。当孩子们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同学推荐时,眼中闪烁的光芒,胜过任何物质奖品。
五、聚家校:以心换心,共育花开
家长群不是告状厅,而是育苗圃。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位家长的全力支持与密切合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会格外留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在校表现,一旦发现孩子在哪方面有所进步,都会第一时间向家长报喜。当然,对于孩子表现欠缺之处,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但在交流时,我会特别注意说话的方式,遵循先表扬后批评的原则,这样家长更容易接受。班上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更形成了家校共育的强大合力。教育并非孤军奋战,而是用真诚去唤醒真诚。
六、常自省:以变应变,步履不停
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昨天的经验可能成为今天的桎梏。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及时反思,因为唯有反思,才能实现进步。我经常反问自己:这样说、这样做、这样处理问题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改进?一旦发现班级出现了问题,便会迅速做出调整,始终将学生置于中心位置。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磨合,以变应变,持续探究,稳步前行。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要成为时代变化的主动应答者。”
班主任工作,是一场温暖人心的修行,是用百般匠心唤醒万千心灵的美好过程。我深知自己经验尚浅,仍在不断摸索与试错中成长。但我始终坚信:当规矩中蕴含关怀,严格中富有弹性,管理中促进成长,我们终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向善向美的种子。这条路虽充满挑战,道阻且长,但我愿与诸君共勉!(欧阳昱)

标签:
- 上一篇:精益求精,笃行不怠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