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创新普法宣传模式,让法治之光照亮发展之路

2025-04-27 09:50:35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今年以来,山东省威海市烟草专卖局积极践行普法责任,立足行业特点与群众需求,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宣传模式,让普法宣传既“走新”又“走心”,有效提升了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营造良好的烟草市场法治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走访问需,普法宣传有温度

“您好,王大姐,我们是威海烟草的执法人员,听说您要到外地去照顾儿子,今天来,就是想告诉您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是不能转让、转借的,这不仅违反相关规定,还会给您和接手的人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市区烟草专卖局稽查员邹强耐心地解释着。    在日常走访过程中,威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深入零售户经营场所,紧密结合零售户当前经营状况,以“拉家常”的亲切方式,开启普法交流。他们将《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烟草专卖许可证实施细则》中的核心条款,转化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小案例。通过讲述一些因违规转让许可证导致零售户财产损失的真实故事,让零售户深刻认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为了让零售户有更直观的感受,执法人员还现场模拟违规经营情景,邀请零售户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违规行为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执法人员及时纠正零售户的错误认知,积极引导零售客户守法经营。有温度的普法方式,让零售客户真切地感受到了法治关怀,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显著提高。

此外,为零售户提供持续的法律咨询和帮助,他们定期回访零售户,了解零售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困惑,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同时,执法人员定期收集零售户对普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普法方式和内容,确保普法工作更贴合零售户的实际需求。

互动答疑,普法宣传有广度

为了让普法宣传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威海市烟草专卖局组建了普法队伍,他们走进社区、走进集市,设立普法咨询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大爷,您好,我们是威海烟草的工作人员,这是真假烟鉴别的宣传彩页,您看看,日常生活中不要因为贪便宜购买假烟,假烟不仅口感差,还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身体危害极大……”普法人员孔淑静热情地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介绍烟草专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在普法现场,一位赶集的李大爷拿着刚买的卷烟,焦急地询问:“姑娘,能不能帮我看看刚买的烟是真的还是假的?”普法人员立即从包装印刷、烟丝色泽、防伪标识等多个方面,向李大爷详细展示真假烟的鉴别方法,并现场进行鉴别操作,让李大爷直观地了解鉴别过程。李大爷感慨地说:“幸亏有你们,要不然我就吃大亏了。正好还有个事儿,我想开个商店,烟草证怎么办呢?”普法人员耐心地向李大爷讲解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新办政策,包括申请条件、办理流程、所需要的材料等内容,还贴心地为李大爷提供了申请表格。

图为普法人员正在向消费者讲解常见卷烟鉴别知识

活动现场,众多消费者提出各类涉烟问题,普法人员都详细进行解答。为活跃气氛,普法人员还设置了有奖问答环节,吸引了众多群众积极参与。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互动答疑方式,普法宣传真正走到了群众身边,走进了群众心坎里,切实提升了普法质效。

关爱成长,普法宣传有高度

威海市烟草专卖局始终将关爱未成年人身体健康作为重要使命,多次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通过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普法教育。

同时,普法人员重点阐述卷烟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通过展示科学研究数据和真实案例,让同学们深深的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发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不良影响。

表演结束后,普法人员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抵制烟的诱惑。同时,威海市烟草专卖局还与多所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持续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无烟、健康的成长环境。

下一步,威海市烟草专卖局将持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不断探索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通过不懈努力,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为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孔淑静)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