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硬约束”催生“软服务”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以前办企业变更手续要跑三个窗口,现在一个综合窗口半小时就能搞定。”近日,在淮滨县政务服务中心,刚办完业务的某船舶设备公司负责人王旭东称赞道。
这一变化,源于淮滨县政务大数据中心今年9月启动的“刹歪风、树新风、转作风”百日提升行动。行动开展以来,该中心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纠治作风顽疾,以数字赋能的创新举措优化服务体验,用“硬约束”催生“软服务”,交出了一份温暖而扎实的民生答卷。“门好进、脸好看,事却难办”“推拖绕、踢皮球”……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政务服务“中梗阻”,该中心剑指“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问题,拉开了作风整治的大幕。行动伊始,该中心组建专项督查组,通过“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电子监察系统实时监控、“办不成事”窗口动态接诉等方式,对窗口纪律、服务规范开展高频次“体检”。截至目前,已排查整改迟到早退、服务态度生硬等问题37个,约谈提醒8人次,相关案例在内部公示栏“亮丑”,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
“我们不仅查问题,更建机制。该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陈芳介绍,通过制定《窗口服务规范二十条》《工作人员行为负面清单》,将考勤管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细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指标,每周通报考勤排名,每月开展“服务之星”评选,让“严”的标准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现在刷脸就能取号,材料不全还能远程指导补齐,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在该中心“七智服务大厅”,市民张青兰通过自助终端机完成社保转移手续后感慨道。“百日行动”中,“数字赋能”成为作风转变的关键抓手。该中心深化“一窗通办”改革,整合涉企服务、民生事项等六大类127项业务,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模式,办事环节平均压缩40%,审批时限提速60%。依托“七智服务大厅”建设成果,AI智能导办、自助填单、远程帮办等功能全覆盖,24小时“不打烊”服务覆盖112项高频事项,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针对特殊群体需求,该中心推出“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便民举措,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大篷车服务队,主动对接全县32家重点企业,将政策解读、审批辅导直送厂区。
“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服务群众容不得半点‘小九九’。”在该中心“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现场,审批股股长陈敏的发言引发共鸣。“百日行动”中,该中心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将作风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通过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片展播、典型案例剖析等形式,组织全员深学党章党规、政务服务条例,围绕“如何树牢正确权力观”开展大讨论,累计撰写心得体会200余篇。“现在,群众评价直接关联绩效考核,‘好差评’成了反映工作的一面‘镜子’。”窗口工作人员王雪坦言,自“好差评”系统与个人绩效挂钩后,大家主动亮明身份、规范服务,群众的点赞越来越多。统计显示,“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该中心窗口服务好评率达99.7%,较之前提升12个百分点,12345热线政务服务类投诉量同比下降45%。
从“问题清单”到“满意答卷”,“百日行动”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淮滨落地生根。陈芳表示,该中心将把行动中的好经验固化为制度,持续擦亮“廉洁、高效、暖心”的政务服务品牌,让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李汶哲)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羊山新区陆庙街道: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