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守护绿水青山】飞鸟林间起舞 山野生机勃发——信阳市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综述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高晶晶
今年4月23日,在商城县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台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一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野生雌鸟带领8只雏鸟,在林下觅食的珍贵场景。这一发现,有力证明了我市的森林生态系统为这一珍稀雉类提供了优质的繁衍空间。
山野间物种丰富多样,深山里动物安家落户。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悦耳的鸟鸣奏响大自然的和谐乐章;水雉在淮滨淮南湿地优雅起舞;中华秋沙鸭成群飞过商城鲇鱼山水库……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各地陆续监测到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白枕鹤、林麝等1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植物被发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勃勃生机。
建机制为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
7月4日上午,在新县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杨海辉沿着山路巡山护林,排查森林防火隐患,严格管控火种进山入林,及时阻止偷猎野生动物、盗挖野生植物等行为。该保护区共有58名护林员,他们定期巡查,全心守护着这片野生动植物的绿色家园。
一直以来,全市上下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
在自然保护地设立保护站、监测站,加强队伍建设,形成网格化、动态化的保护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9处,其中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3处、湿地公园10处、风景名胜区4处、地质公园3处,已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各自然保护地与规划区内乡镇、村庄、企业及景区签订共管协议355份,签订率达100%,构建起全方位的保护网络。
此外,我市以林长制为抓手,将野生动植物保护作为各级林长、护林员的重要工作内容,纳入林长制考核体系和村规民约,层层压实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员和护林员责任,形成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长效机制。
据统计,全市现有市、县、乡、村四级林长7427名、护林员6000余名,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纳入市林长制年度考核任务之中,实现了日常巡林、森林有害生物防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常态化开展,夯实了保护根基。
与此同时,我市依托“林长+‘三长’(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联动机制,有力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我市林业部门联合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规侵占自然保护地问题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清风行动”、“网盾行动”、鸟类保护专项行动及打击盗挖兰花、杜鹃花等野生植物专项行动。
广宣传 野生动植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看到了市林业局发布的《爱鸟护鸟倡议书》后,我非常赞同,坚决不捉鸟、不伤鸟。”市民刘想表达着自己朴素的心声。在今年以“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为主题的爱鸟周活动上,来自林业部门的志愿者耐心地向群众普及乱捕野生鸟类触犯法律、益鸟对维护森林生态平衡非常重要等知识,倡导文明观鸟。
在四望山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们共救治了102只各类野生动物,其中大部分是群众发现后主动送来的。”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是我市长期坚持的具体举措,也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支持和积极响应。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市政府常务会议带头组织学习,我市林业部门组织业务人员培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真正做到将保护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今年,《信阳珍稀野生植物图鉴》《信阳珍稀陆生野生动物图鉴》经过精心选编后正式出版,这不仅是信阳生态建设成果的集中体现,更是公众了解自然、参与保护的重要依据。”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唤醒更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野生动植物保护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
仅2024年,市林业系统通过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开展了33次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活动,覆盖群众超5万人次,派发各类宣传物资3万余份。同时,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主动监督、举报违法经营或非法狩猎野生动植物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浓厚氛围,实现人人认同、人人参与、人人共治的良好局面。
兴特色 生态经济赋能和谐共生
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资源,我市大力发展观光旅游、森林康养、文旅赛事、健康养生、研学教育等特色产业。
“对华北地区观鸟爱好者来说,董寨是性价比很高的初夏季节观鸟目的地——距离适中、交通便利、接待设施成熟,观察对象以南方鸟类为主,与华北地区常见鸟类具有较大互补性。”观鸟爱好者傅聪推荐道,“欢迎大家来董寨观鸟,深度体验这里的自然飞羽世界。”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实现了朱鹮人工繁育和迁地保护,还被誉为“白冠长尾雉之乡”,拥有300余种鸟类,是观鸟爱好者的重要目的地。依托丰富的鸟类资源,当地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家乐的兴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鸟经济。如今,董寨周边农家乐有200余家,董寨老郭等拍鸟基地在网络上有较高知名度,带动周边群众通过提供向导、食宿、农特产品等服务,每年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年创收逾6000万元,切实享受到良好生态带来的红利。
在淮滨淮南湿地、商城铁佛寺湿地、香山湖湿地、鲇鱼山水库等地,国内外大量观鸟爱好者、科研工作者、旅游观光团等慕名前来考察、观鸟和旅游,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日益凸显。
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力弘扬“敢干、苦干、实干、巧干”的黄柏山精神,深入开展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结合的生态文明宣传,年接待省内外各类培训班学员3000余人次。
连康山、董寨、黄柏山、大别山等保护地被命名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鸡公山、大别山、连康山、南湾林场等被授予“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称号;鸡公山和黄柏山被命名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连康山森林康养基地成功入选“2024年森林康养产业典型案例”。
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国庆表示:“我们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力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促进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进一步增强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林业力量。”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有感而发】让正能量与大流量“双向奔赴”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