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心情烦躁时吃吃这碗菜:倍儿爽!

2017-08-03 11:45:56 来源:中国文明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这是由被中国文明网点名了来自西安的网友孙阳推荐的。

  孙阳说,这道菜背后可有很多故事……

  我自小就喜欢吃面鱼。

  在燥热的夏日,吃上一碗凉爽润滑的面鱼,心中的浮躁会随着面鱼的下咽消除许多,于是好脾气也就给我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祥和与平静。母亲是做面鱼的高手,她做出来的面鱼润滑、透亮、绵长、酸辣可口,是我最爱吃的家乡美食。每次回家,吃得最多的便是母亲做的面鱼。白亮亮的面鱼,浇上红红的番茄酱,撒上翠生生的韭菜、芹菜,淋点蒜汁、香醋、油泼辣子,单就那具有冲击力的卖相,就足以让人馋的口腔瞬间蓄满口水,更不用说那味道了,尝一口就知道,怎一个“爽”字了得呀!

  面鱼看似简单,做起来却是个力气活。要先将麦面(从前是玉米面)均匀地撒在滚开的水里,边撒边用擀面杖搅动,把疙瘩搅开至稠稠的糊状(大概要搅动360下,越搅越筋道,这也是“搅团”的由来),稀稠适宜,灶堂的火候要正好,不然做出的面鱼不是太生就是不成形。面糊熟后,用勺子舀进一个特制的漏勺内,漏勺下面放上一大盆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新鲜凉水。软硬适宜的面糊就从漏勺漏下,落入盆里,在水中逶迤开来,捞到碗里,如温润的羊脂玉、颤微微,浇上佐料,面鱼就这样做成了。吃上一口,那特有的酸辣与清凉直通心底,要多惬意有多惬意!

  面鱼好吃,大多数人却不爱做。因为大热的天,光是搅那半锅面糊就让人大汗淋漓了,稍不小心还会被面糊烫伤。只要我回家,母亲就全然顾不上这些了,她总是第一时间买回芹菜、西红柿等,泼上一碟油泼辣子,忙忙活活烧水找漏勺,一做就是满满一盆,任我馋嘴猫似地吃个滚瓜肚圆。这时候,她就在旁边看着,不时地问我:“缺不缺啥?”

  我狼吞虎咽地吸溜下两碗,直撑得弯不下腰,母亲便开心地笑了,脸上的皱纹如同菊花般绽开。

孙阳的妈妈。

  我突然发现母亲老了。她的脸上布满了皱纹,而且是那么深,鬓边也渐渐染上了白霜。一双美丽的眼睛,如今已变得昏暗。操劳了一生的双手,青筋暴出,没有了曾经的丰润,只看到岁月留下的青褐色……

  记得我上师范前,母亲把深深的爱缝进了软和的被褥里,伴着母亲千万次的叮咛,在她疼爱的目光中,我走出家门,走上村路……后来走进繁华的都市,有了自己温暖幸福的家,有了乖巧懂事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小日子。母亲却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老去了。

  春节时,我带着母亲去旅行。在浩淼的南湖岸边,母亲的身影如不远处的灯塔,历经风雨,依然守望着儿女的归程。我把一张母亲和我、我女儿的合影做成摆台,送给了她。她把照片摆在向阳的窗台上,没事的时候,就笑盈盈地看着,眼里满含着温暖。

  已经不记得离开母亲在外打拼的日子有多长了,每次回到记忆中炊烟袅袅的小村庄,母亲便一次次地弯着腰,在热气腾腾的灶台前,为我做沁凉的面鱼。多少次灯火阑珊,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星光点点,我都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的面鱼。惟愿母亲福寿安康!

 

  推荐人:西安市阎良区网友孙阳。

  怎么样?想学吗?那么问题来了,做好这道菜的关键是什么?

  ——————

  孙阳的妈妈的食谱是这样的:

  Step1:一般家庭没有荞麦面可选用白面与玉米面混合,面粉六成、玉米粉四成,将两种粉放在盆中。

  Step2:将面粉搅拌成稀糊状。

  Step3:煮锅入水,大火烧开后倒入面糊。火候保持在中火,不停地搅拌,这个过程是最累人的,起码要搅动几百下,直到搅成糊状,即成搅团。

  Step4:用勺将搅团舀入漏子中。

  Step5:搅团顺箩漏孔漏入凉开水盆中,看看从筛子中慢慢漏下去的一粒一粒的鱼鱼,像不像一个个小蝌蚪。

  Step6:西红柿切成小条,韭菜切段,小葱切末,再加入醋、盐、花椒油或香油调成凉汁。将面鱼放到大碗内,浇上凉汁即可。

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婷婷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