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央企决策不当损失126.82亿元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法制晚报讯(记者 温如军)昨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报告显示,此次审计抽查10户企业的2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中,有51项存在违规决策、违反程序决策、决策不当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等126.82
亿元。
据了解,2015年4月至7月,审计署对10户中央企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此次审计涉及石油化工、航空、军工、冶金等领域,重点审计了企业集团总部和部分所属骨干企业。
央企所属单位花11.16亿元“享受”
报告显示,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中国电子、中国海油、港中旅集团等7户企业所属的8家单位违规发放津补贴等591.23万元,涉及64名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另外,10家企业所属的70家单位存在违规购建楼堂馆所、超标准办会购车、公款旅游、打高尔夫球等问题,涉及11.16亿元。
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注意到,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八项规定,对于央企和国企违规行为,中纪委网站曾挂出国资委对54起央企违反八项规定的通报,主要涉及违规送礼、公款吃喝等。
去年,中纪委曾公布一批国资委对违反八项规定的央企的通报,分别曝光47起和41起,涉及22家和17家央企,中国海油因违规而上榜。
在昨日公布的审计报告中,还有7家中央企业所属的8家单位违规发放津贴,中国海油再次被提及。对于中国海油,审计署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至2014年,其所属上海北海船务有限公司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列支高尔夫球消费费用46.27万元。
另外,2013年和2014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所属商业储备公司等5家企业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购买烟酒礼品、公款接待等问题,涉及金额204.24万元。
目前,审计署已依法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对审计中发现的相关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已依法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处理。
因决策不当损失126.82亿
如果说在八项规定上央企涉及金额巨大,那么在决策方面,央企更是因失策损失惨重。
此次审计抽查10户企业的284项重大经济决策中,有51项存在违规决策、违反程序决策、决策不当等问题,造成损失浪费等126.82亿元;发现47起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涉及295.02亿元,其中16起涉及金额均超过亿元,94名责任人员中有26名为企业负责人。
举例来说,2012年7月,中国石化出资92.89亿元收购境外项目49%的股权,由于对项目风险因素估计不足,截至2014年底累计亏损12.95亿元。
2012年以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所属国勘公司在境外勘探开发的部分区块已投资20.94亿元、未发现经济可采储量的情况下,未及时对相关资产进行清理。另外,2011年至2014年,中国石化有29个境外项目的原油实际产量比可研产量低8992.34万吨,未达到预期目标。
审计署信息显示,中国海油也至少查出15个方面的重大问题。2014年,中国海油境外资产和收入规模分别占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的42.98%、54.85%,但盈利能力弱,境外利润总额仅占合并利润总额的14.12%;设立的85家境外经营公司中,有16家公司亏损,亏损金额8.89亿元,其中4家连续3年以上亏损,累计亏损16.74亿元。
措施 追回27.43亿元 处理453人次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报告提出建议要强化问责和公开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有关部门和地区应将整改纳入督查督办事项,特别是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对未按期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实行追责问责。
而就上述10家央企中发现的问题,10户企业已追回资金27.43亿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609项,处理453人次。
解读 问题多发生在权力集中的部门
昨日,审计署相关负责人在回答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提问时介绍,此次审计发现,有的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利润出现负增长;有的企业“三重一大”决策违规,发生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有的企业违反廉洁从业等规定;有的企业在经营业务和财务管理上弄虚作假,内控制度和内部管理薄弱;有的企业执行重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到位、安全生产隐患较多;有的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影响发展潜力等问题。
上述负责人介绍,此次审计共发现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40多起,涉及责任人员90多名。这些问题线索多发生在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关键部门和岗位,主要包括涉嫌滥用职权造成重大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权输送利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规投资入股等。
对查出的这些问题线索,审计署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等查处。
2016年,企业审计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情况;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情况;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企业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据介绍,下一步,审计署将加大审计力度,努力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全覆盖。
本版文/记者 温如军
您有更多新闻线索:
点击 法晚爆料台 报料;
发送邮件至 fwrx@fawan.com或fwsd@fawan.com ;
在新浪微博关注 @法制晚报 给小法留言;
关注微信法晚公号(fzwb_52165216)留言;
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010-52165216!
您的线索一经采用,我们将会给予您一定奖励。

- 上一篇:朝阳首个适老社区落户双桥
- 下一篇:市纪委服务中心 原副主任索贿183万获刑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