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互学互鉴促发展、产业添翼向湾行——从向湾实践看城乡产业共振之道

2025-04-17 13:09:41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春风轻拂绿野间,沃土深耕意盎然。近日,湖北谷城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组织学习专班走进襄州区黄龙镇向湾村,在这个以红色文化闻名的村落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交流。此次行程聚焦特色零售终端打造与乡村文化建设,通过实地走访、案例剖析和经验共享,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图为学习小组采访桃园工作人员

红色沃土上的产业蝶变

向湾村位于汉江支流清凉河畔,曾是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村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出"红色文旅+特色农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村集体通过"合作社+农户"形式带动村民扩产增收。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他们创新性推出"桃木手工艺品+桃胶深加工"产品线,延伸全产业链条。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色零售终端的智慧化转型。吕老板的"红色驿站"便利店,通过场景化陈列将革命历史故事与土特产销售巧妙融合,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image.png

图为学习专班参观特色便民服务社基础设施

特色终端建设的创新实践

在实地考察中,谷城烟草的学员们发现向湾村的终端建设暗含"三个融合"密码:传统零售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实体空间与文化体验的融合、商业功能与社区服务的融合。村口的老供销社经过改造,既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柜台作为文化展示,又增设了电子价签、自助结算等智能设备,历史厚重感与时代科技感相得益彰。

该村还创造性实施"终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店铺位置、经营能力划分三类终端,分别匹配差异化服务策略。对于景区核心区店铺,重点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对居民区店铺,则强化便民服务功能,设置快递代收、农技咨询等增值服务。这种精准施策使全村的终端资源利用率提升40%以上。

图为向湾村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布局

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密码

走进向湾村红色教育基地,"红色记忆墙"上斑驳的老照片与现代化的电子显示屏形成时空对话。据介绍,他们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也安排电商专家传授直播技巧,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向湾村激发出独特文化魅力。

该村独创"四维联动"模式:以红色遗址保护筑牢文化根基,用非遗传承激活文化基因,借节庆活动扩大文化影响,靠数字技术拓展文化传播。融合农产品展销、非遗表演、红色教育等元素,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逾万人次。

向湾村的实践印证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产业转型需要做好"加减乘除":增加文化附加值,减少同质化竞争,发挥科技乘数效应,破除传统思维定式。

此次交流带给谷城烟草学习专班带来诸多启示。谷城学习成员讲道:"这次学习不是简单的经验移植,而是思维模式的革新,我们要把向湾村的创新基因植入本地产业发展中。

暮春时节的汉江之滨,这场跨越县域的学习交流正在催生新的变革力量。当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遇见现代商业的创新思维,当传统产业插上数字化翅膀,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鄂西北大地徐徐展开。向湾村的探索证明,找准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结合点,就能在新时代的乡村沃土上培育出绚丽的发展之花。(陈彪、黄平)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