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专题宣介会】小麦制成麦秆画 细致做工引众人点赞

2019-06-28 19:17:17 来源:大河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聂远征

大河网讯(记者 刘晓明)河南是农业大省,小麦就是展示河南粮食风采的一张亮丽名片。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河南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主题展览在郑州举行。在此次展览上,由小麦加工而成的麦秆画精彩亮相,引得来宾阵阵好评。

麦秆画历史悠久,做工精细,艺术感染力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河南盛产小麦,有创作麦秆画的历史和资源。聂远征来自河南濮阳,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的麦秆画作品既保持了古色古香的韵味,又贴合现代审美需求。

展示台上不仅有已完工的麦秆画作品,也有麦秆在创作中不同阶段的呈现。“我们首先选用优质小麦,把麦穗剪掉留下麦秆。”聂远征手中拿着原材料小麦,向记者讲解制作麦秆画的流程。“从内部将麦秆劈开后压平,再将其打磨,去掉内壤,只留下轻薄的麦秆表皮。”此时,最初的麦秆便加工成了扁平的“麦秆片”。“ 把压平的麦秆剪成小细丝,再将小细丝斜剪成一根根带尖的小刺,创作时,将小刺一根一根地用胶水粘上,最终形成一幅作品。”

聂远征介绍,为了在作品中体现层次感,需要颜色深浅不一的“麦秆片”,颜色深的是用烙铁技术熨烫上去的, 颜色浅的是漂白过的。运用不同颜色的麦秆来创作,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就诞生了。

“麦秆画制作需要极好的眼力和耐力,往往制作一幅画需要一周时间。”慢工出细活,聂远征的麦秆画作品就是最好的体现。据介绍,聂远征是麦秆画的第五代传人,全国共有4家国家级麦秆画非物质遗产项目,河南仅此一家。

编辑:@继疆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