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寻访抗战印迹 传承复兴力量】黄龙寺见证的三大转折:从地方抗战到革命根据地的锻造

2025-07-28 15:54:35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印记.png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瑜珊/文

盛夏时节,长空寥廓。浉河区董家河镇黄龙寺村草木葱郁,青山环抱中的黄龙寺会议旧址肃然伫立。拾级而上,推开泛着漆光的原木大门,沉重的“吱呀”声划破寂静。刹那间,历史的回响穿透时光——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与信阳挺进队会师的集结号角、黄龙寺会议上挥斥方遒时的铿锵激昂,裹挟着战火硝烟,扑面而来。

踏着烈日走进旧址大院,昔日东西两边对称的砖木库房已修缮一新,西边布展成一座小型纪念馆,赭石色墙面沉淀着岁月,泛黄的照片定格着历史,复原的会议场景里,一盏昏黄的灯、几张破旧的椅,将那个烽火连天的冬天凝固于此。身边讲解员轻声讲述间,1939年那个决定豫南抗战走向的冬天,一幕幕重现眼前。

转折一:义师新编

1938年10月的信阳城,炮火映红夜空,城外枪声阵阵,国民党官员纷纷溃逃。“我誓与信阳民众共存亡!”县政府大院里,信阳县长李德纯的话掷地有声。在他的带领下,县政府人员和一个常备队誓死坚守,直到日本占领信阳的前两日,才撤往四望山北麓的黄龙寺。

到达黄龙寺后,李德纯释放囚犯扩充抗日队伍,80多名青壮年自愿加入,使县武装力量增加到200多人。但危机接踵而至,李寿凯率兵包围黄龙寺,刺刀逼索县印。李德纯持印立于台阶,慷慨激昂大讲日本侵华罪行、抗战的意义,征服不少战士回归县政府。

转折发生在中共党员齐光从湖北应山回竹沟途径黄龙寺时的到访,在齐光和县政府秘书陈守一的推动劝导下,李德纯最终拒绝了国民党方面催促其率部到五战区候编的命令,按照我党的建议,率信阳县政府和常备队由黄龙寺迁往靠近竹沟的北王岗。11月初,中共河南省委派危拱之、王海山等率一个中队和一批干部从竹沟南下北王岗,同李德纯会合,组建抗日武装。接着,朱大鹏带领的“七七工作团”部分成员、尖山区委领导的一个中队30余人枪,以及战教团40余人,也分别根据党的指示抵达北王岗参加整编。11月中旬,信阳挺进队在邢集正式组建。

由于有当时合法的县长当挺进队司令,又扼有理想的战略要地,周边的抗日武装纷纷来归。记者看到,纪念馆里保存着一张豫南抗日武装在黄龙寺整编示意图。图上显示,信阳城郊抗日游击队、谭家河抗日保乡自卫队等数支武装也齐向黄龙寺而来,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挺进队组建时,危拱之、刘子厚、王海山组成党的领导小组实施具体领导,各中队建立党支部,使这支武装成为“实质的新四军”。

转折二:飞雪迎军

1939年1月17日,黄龙寺积雪未消,寒风刺骨。急促的马蹄声、奔跑的脚步声打破了山间寂静,李先念率领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160余人,从竹沟出发,踏上领导豫鄂边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征程。3日后,队伍抵达黄龙寺,与信阳挺进队胜利会师。两支队伍在杨家大院前的空地上紧紧握手,战士们呼出的白气在冷风中交织,仿佛预示着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等原因,被迫将主力转向后方,企图巩固占领区。与此同时,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中原局随即成立,并把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重心由豫东南转向信阳和豫鄂边区。

为保证开辟豫鄂边区抗战局面的顺利实现,豫鄂边省委决定组建由李先念任司令员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作为开展豫鄂边区敌后游击战争的骨干力量,南下四望山,创建根据地。

“队伍虽小,却肩负着重要使命。这160人枪,最后发展到5万人的正规军、30万民兵的抗日武装,解放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300多万人民,建立了8个专区和11个中心县、66个党政军组织齐全的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浉河区委党史与地方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彭延斌说。

站在会师遗址前,黄龙寺驻村干部高显回忆着当时的场景:“队伍受到了危拱之、刘子厚等的热烈欢迎。这是豫鄂边抗日战争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行动,为日后以四望山为中心的豫南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转折三:寒日定鼎

穿过砖木库房,迈上五层石阶,即进入了旧址的二进院落。台阶正中雕刻的国旗、党旗和入党誓词在烈日下熠熠生辉。东边的青铜浮雕定格了历史瞬间:正中的李先念侃侃而谈、运筹帷幄,十余名抗战将领围坐在四周,这就是豫鄂边区抗战历史上至关重要的黄龙寺会议。

1939年1月21日,李先念率队抵达黄龙寺的次日,即主持召开了四望山党和军队负责人会议,向与会同志详细传达了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豫鄂边省委关于大力发展抗日武装,积极发动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的决定。要求信阳挺进队党组织坚定不移地在豫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中共豫鄂边省委委员、军事部部长李先念,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王盛荣,中共豫南特委统战部部长刘子厚,信阳挺进队政治部主任危拱之,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大队长谭子正……而今,这些身影已化作纪念馆墙上的名录,86年前,就是这些人在这座大院其中一间青砖瓦房里,从早8时,一直开会到晚7时。会议通过“创建四望山根据地”的决议时,天已全黑,马灯将与会者的身影投在土墙上,宛如一幅正在成型的抗战蓝图。

“李先念同刘子厚、危拱之等研究了四望山地区今后的工作,指示要大力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保证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尽快把四望山地区建成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凝望着纪念馆里复原的会议场景,彭延斌说。

黄龙寺会议后,按照李先念的要求,信阳挺进队离开黄龙寺,向四望山进军,集中力量发展抗日武装,扩大抗日根据地。

八十余载岁月如尘。今天,黄龙寺会议旧址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纳入所公布的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望山新四军五师旧址群”之内。这里每一块青砖、每一盏油灯仍在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大门缓缓闭合,隔离了历史,让我们回归现实,但先辈们“为民族解放奋战到底”的誓言却穿透时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依然铮铮作响。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那簇在风雪中点燃的星火,永远辉映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