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杨琳:“不一样”的大学老师

2021-11-19 15:36:56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长喜

杨琳是一位大学老师,一位不一样的大学老师,信阳市群艺馆老年艺术大学的老师。而她的学生,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太太。3年多来,杨琳每周都要给学员们免费上课,从未中断。她说,既然答应了做老师,就要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这个动作分两部分,两个八拍。现在左吸腿……”16日下午,群艺馆舞蹈教室里,杨琳正在一丝不苟地教学员们腿部动作的练习。按照教学计划,本周她要继续带领学员们做腿部舞蹈基础的练习。“我们是慕名来上杨老师的课的。杨老师的课上得非常好!”老年大学舞蹈班的几名学员表示。就在16日下午,还有两名新学员加入了杨琳老师的课堂。

杨琳并不是舞蹈专业出身,能获得这么好的口碑,与她的努力分不开。从上学、到上班,她都是文艺活跃分子,长期活跃在班级、单位的文艺表演舞台上。此外,她还参加了信阳市群星艺术团,经常送文艺下乡。2017年,她成功通过考试,成为群艺馆老年大学的第一批学员。一年后,她以“优秀学员”的身份毕业。毕业当年,群艺馆的领导就邀请她担任一项重要职务,在老年艺术大学担任老师,这对杨琳来讲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她从未当过老师。在群艺馆领导的劝说下,最终,她答应了这个要求。接下来,她就全心全意开始了自己的新职业。从那时起,她对于舞蹈的关注点就与其他人不同了。很多人看舞蹈,主要是看场景,看动作是否优美流畅;她看舞蹈,则要看编排、动作细节。别人看歌伴舞,很多人是听歌为主,她则是以看舞蹈为主。空闲时间,她都要去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的艺术系去学习;每逢有艺术交流,她都要积极参加;即使是放假到北京看望孩子,她也要到几所专业舞蹈院校去学习,哪怕是隔着玻璃在外面看着也要学。“一节课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但我都要花费两三倍的时间来备课,仔细琢磨如何将知识、动作用更好的方式来表达,让学员们理解。”杨琳说。

3年多的坚持,图什么呢?用杨琳的话说,图的是回报社会,图的是愉悦老年人的生活,图的是强健老年人的体魄。2000年前后,她曾患过急性白血病。在与病魔抗争的5年时间里,她得到了认识的、不认识的广大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也深切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感谢信阳市群艺馆给广大市民提供的这个免费舞台,我也有了这个机会为老年舞蹈爱好者提供帮助,既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杨琳说。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