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莓”好生活有奔头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车 /文 童帅 图/视频
龟山湖边,罗山县尤店乡莓开眼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基地,一座座高标准钢架大棚拔地而起。昨日,记者来到该公司新建的草莓基地,只见田间身影忙碌,地头铁架纵横。在这里,返乡创业、寻找商机、增收致富都源于一颗草莓。
一座座草莓大棚,一颗颗草莓,让尤店乡的群众生活更有奔头。
大暑过后,白天的气温达到38℃,每天清晨和下午4时以后,该公司负责人康豪都要带领乡亲们搭建草莓大棚。“最近正是草莓大棚搭建关键时期,不能误了草莓育苗和培栽。”康豪在尤店乡经营着80多亩草莓园。平日里,康豪就住在基地,大棚搭建和草莓育苗期格外忙碌。
虽然忙碌,但对“90后”的康豪来说,心里很踏实。“等到草莓熟了,我们直供八县两区的西亚、和美超市,每亩净收入能达2万元。”康豪说。
康豪2021年开始种草莓,在此之前,他都在外地打工。回乡后,康豪就跟着父母学习草莓种植技术。育种、播种、施肥和管理……一颗颗香甜的草莓背后都是学问。草莓娇嫩,需要细心培育。
本以为转行到完全陌生的种植领域会困难重重,好在有父母的“经验派”帮助,还有市农科院技术员“学术派”的上门指导……他们的创业虽然充满辛苦,但收获更多。
“种植草莓就像照顾小孩一样,草莓缺什么营养元素就要补什么,这些知识我们都是从技术员那里学来的,种植草莓更加科学。”康豪说。
据悉,当地政府不仅围绕草莓搭建了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还建立了草莓交易市场,每年定期举办草莓节。“看到政府大力扶持草莓产业,公司给我们开的日工资在100元至150元,这里不仅用工稳定,收入还高,这给了我们很大信心,觉得日子特别有奔头。”50岁的村民王学全一边组装着大棚钢结构,一边跟记者聊着。
通过康豪几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该公司已在原有东铺镇建的100亩标准化草莓基地基础上,又在尤店乡新建了80余亩草莓基地。新的基地不仅生产环境优美,而且设施更加完善、生产更加标准、果品更加优质、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人数更多。
“大家看到了种植草莓带来的巨大利润和未来美好的发展方向,回村种植草莓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向我们学习草莓种植经验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尤店乡的草莓大棚成片增加,大家都在田地里看到了未来的盼头。”康豪说。
目前,该乡10个村已实现草莓种植全覆盖,双楼、李湾、田堂、顾寨等村因此致富增收。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浉河区文联茶歌《不负青山不负茶》MV发布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