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之光 赋能信阳】“链”动全球 息县打造户外用品产业“智造生态圈”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赵天
盛夏时节,豫南大地热浪翻涌,但位于息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行嘉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厂房内,却涌动着比气温更炽热的生产热潮。
昨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叉车在成品仓库与货运卡车之间往返穿梭,工人正将一箱箱贴着“MADEINXIXIAN”标签的户外用品装入集装箱。这批承载着息县制造品质的货物,将于月底前漂洋过海,成为欧美家庭庭院里的休闲装备。
“这批发往慕尼黑的户外吊篮,从铝材切割到成品组装,全程只需48小时。”在精工车间内,该公司负责人许士亮指着正在作业的智能激光切割机介绍。作为江苏阿珂姆野营用品有限公司在中原战略布局的核心生产基地,行嘉公司总投资5亿元,建成3.2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构建起精工、喷涂、装配、缝纫四大智能生产单元。
在编藤车间,工人李秀梅面前的户外家具半成品,将在24小时内完成质检并包装,发往欧洲。“我们公司90%的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出口,德国客户从下单到收货最快仅需7天。”许士亮调出后台数据,大屏上跳动的数字显示:当日已有120笔订单产品发往法兰克福、洛杉矶等地。
在成品仓库,记者注意到一个特殊标记的集装箱——里面装着企业自主研发的“巨无霸”帐篷,展开面积达120平方米。“这是为北美露营基地定制的产品,可容纳50人同时活动。”许士亮透露,企业已形成帐篷、吊篮、户外家具三大产品生成线,年产能突破200万件,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其中欧美市场占比超过70%。
“看那位调试设备的老师傅,是从江苏总部选派来的技术骨干;那边检查缝线密度的姑娘,是土生土长的息县人。”许士亮指着车间里忙碌的身影介绍。目前,该公司400余名员工中,本地劳动力占比超过85%,月均工资达5000元。更令他欣喜的是,随着息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集聚。“过去连包装胶带都要从外地调运,现在本地供应链已能满足80%的配套需求。”他说。
在装配车间,质检员王芳正用卡尺测量帐篷接缝。“误差超过2毫米就要返工,这是刚性要求。”她手中的智能检测仪显示,当日产品合格率达99.7%。许士亮补充道:“我们采用欧洲TUV标准生产,每件产品都要经过20余道质检程序,去年返修率仅为0.03%。这背后既有工人的匠心,更离不开质监部门的技术支持。”
随着一批批集装箱完成封箱,许士亮算了一笔账:本月出货量将达100个标准柜,产值突破2000万元,全年营收有望冲击2亿元。“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明年计划新增智能仓储系统,力争将交付周期再压缩40%。”许士亮特别提到,息县近期出台的《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从用地保障、技改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这让我们有信心把更多研发中心搬到息县,打造辐射中部的户外用品产业高地。”
记者离开时,只见夕阳为厂房镀上金边,满载货物的卡车缓缓驶出厂区,车尾灯在暮色中划出两道红色轨迹。这条路,连通着中原腹地与全球市场,更见证着县域经济在政策赋能下的蓬勃发展。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高质量发展进行时】水韵淮滨的诗意转身——水患大县向生态福地蝶变纪略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