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唐山:抗震精神铸文明

2015-09-14 10:52:26 来源:开封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7月25日,唐山大地震39周年纪念日前夕,唐山市民田金芳来到徐州市康复医院,看望因脑梗卧床7年的周广军。

这两位相隔数百公里的陌生人,却有着39年的“亲情”。他们结缘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15岁的田金芳被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救了出来。生活安定之后,田金芳发誓一定要找到恩人。39年的寻“亲”之路也成了拥军之路,田金芳走访了16个省(市、区)的部队营房,为子弟兵慰问演出、捐款捐物、牵线做媒。今年5月,田金芳终于找到了当年救她的周广军。病床前,听田金芳说寻找了自己39年、几乎丧失语言功能的周广军眼里噙满了泪水。

经历了那场大劫难的唐山人民,对扶危济困有着深切的理解,对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博大而无私的爱,有着特殊而真切的体验,这重构了唐山人的精神世界。“我们忘不了地震发生后邻里相救、八方驰援,我们世世代代都感恩,感激全国人民。”和田金芳一样,每一位在大地震中被救助的唐山人都说着这样的话,他们把回报恩人化作回报社会的大爱之心,把心怀感恩、无私奉献打造成唐山的城市精神。

正是有了这分感恩,唐山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也正是有了这分感恩,唐山人更向往美好的生活。1988年,在大地震后的第12年,还在励精图治再造新唐山的唐山人以莫大的勇气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文明是一个城市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是一个城市的最佳品牌。基于这种认识,唐山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不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最终用23年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并在坚持不懈创建的过程中铸造城市文明之魂,以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骄人成绩,再次擦亮自己的城市品牌。

如今,走在唐山的大街小巷,会看到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现象:主要交通路口,交通文明志愿者总是准时守候,广泛宣传文明出行,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广大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广场公园、图书馆、候车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标语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人们欣喜地发现:这座重生之城,正在从细节上深化着城市文明建设。

建设文明城市是一项既惠民又得民心的实事工程。唐山市坚持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从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改起,切实做到为民建设、让民评判。唐山市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建有青年、巾帼、社区、文化、卫生、环保、科普、公务员、老年、红十字、企业等志愿者队伍。这些志愿者常年活跃在社区、乡村,使全市1.2万余名空巢老人、2806位残疾病困儿童得到了志愿者“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生活帮扶,52万农民工和6万残疾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在数十万志愿者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人人争做文明使者的风尚在唐山已经形成。

唐山,一座令世界瞩目的城市,一座创造过无数奇迹的城市。在接连夺得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后,再次开启创文的新征程。我们相信,唐山这座英雄的文明城市,凭借世代传承的感恩精神,将焕发出勃勃生机,以新的雄姿让世界刮目相看!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