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辉:不做富商做村官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广电新媒体 (记者郭俊) 2015年9月,信阳市平桥区平昌关镇王畈村迎来了一位新的村支书,他叫王德辉,今年47岁,是土生土长的王畈村人。
饮水思源!在了解到自己家乡较贫困的现状后,王德辉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在南方辛苦打拼起来的事业和原本优厚舒适的生活,回到了养育他的小村庄帮助村民致富。
为了让家乡富裕起来,王德辉对村民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帮助了很多人,后来在村民的一致拥戴下,他当上了本村的村支书。
王德辉当上村支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本村的党员队伍现状,他多次和本村党支部的73名党员坐在一起谈心,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人心都被拢到了一起,支部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为以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工作一直是王畈村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前王畈村的扶贫工作方式粗放,扶贫效果也不明显。王德辉到任后,根据上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对全村1000多户人家逐一进行走访,摸清了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们村的具体情况,我们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作为判断贫困户的标准”他说,“对于贫困户的申报,我们严格执行百姓申报—村委研究—党员大会通过—公示—上报—建档—立卡的工作程序,最后确定了88户贫困户”。
对贫困户的帮扶,王德辉根据本村贫困户每户不同的情况,实行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多角度全方位覆盖,使精准扶贫工作切实落到实处。王德辉说:“在2017年使本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从而实现全村脱贫是我们当前的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本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王德辉带领村委会制定了各种招商引资政策,他多方奔走,协调各方,在2018年,高速公路入口将修至王畈村,出山店水库部分工程也将修在距村500米处,以后的王畈村可以依托水库和便捷的交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当地经济的跨越发展。
在王德辉担任村支书这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卓有成效,党支部面貌焕然一新,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人人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土地流转达1000亩,水稻产量大幅提高,莲藕种植也喜获丰收,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新修了4.2公里的田间公路,为粮食的外运提供了方便;兴建了耗资700多万的安全引水工程,新建了3个提灌站,为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了安全保障,解决了往年因缺水而出现的农作物减产少产问题等等。
最近,王德辉又发现了一样好东西:“我们村现在种植的还是传统的水稻小麦,前阵子外出学习时,我发现了一种新的农作物有机粳稻,这种作物更易于种植、产量更高且经济效益更好,我打算让全村引进这种新的农作物,这样,村民的收入就又可以翻番啦”!
在村支书王德辉的带领下,王畈村正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飞奔着!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