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灌站“火线”上岗 淮河水“解渴”良田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凯
“这水再晚来几天,俺家的水稻就蔫完了,现在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7月30日,在息县八里岔乡汪店村,村民郑庭中蹲在田埂上,看着汩汩清水涌入自家稻田,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
不远处,他的邻居韩飞顶着烈日指挥水流,双眼布满血丝:“守了整整11天没合眼,100多亩地灌上一半了,政府送的‘救命水’真解了燃眉之急!”
同村的张桂正忙着引水入田,她指着开始返青的秧苗,难掩激动:“前两天这叶子都打卷了,看着心焦啊!这水一来,苗子眼见着就精神了,秋收又有盼头了!” 这几位村民的感慨,是息县南部旱区无数农户共同的心声。
入伏以来,正值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持续高温少雨却让息县南部产粮区农田饱受“干渴”,部分田地甚至龟裂。面对旱情,尚未正式竣工的西石龙灌区工程临危受命,提前启动抗旱保供水的紧急任务。
“为了老百姓,我们这是一次非常规的紧急启用。”中国葛洲坝淮河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腾江在灌区指挥中心向记者介绍,旱情就是命令,保粮刻不容缓。决策层果断拍板:紧急启用尚未完全竣工的灌区骨干工程体系,引淮河水驰援旱区。
记者在闷热的泵站主厂房内看到,巨大的双吸离心泵轰鸣运转,大屏实时显示着一级泵站运行数据和干渠关键节点画面。技术负责人小李正密切监控机组运行参数。“设备刚投运又满负荷抗旱,容不得闪失,我们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每一度电都转化为有效灌溉水源。”他的声音在机器声中依然坚定有力。
据了解,西石龙灌区是息县重要的“引淮济旱”水利命脉,工程骨干包括整修22.89公里干渠,重建一、二级提水泵站(总装机3350kW),以及沿线74座渠系建筑物。按原计划,整个工程需年底才能全面建成投用。
“工程原定年底竣工,但旱情不等人。我们克服困难,科学调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已具备通水条件的骨干工程先行‘上岗’。”王腾江说。目前,一级泵站已开启三台主力机组(设计取水流量3.51m³/s),预留一台备用(“三用一备”),全力抽取淮河水。自7月11日紧急启用以来,累计提水量已达331万立方米。
清澈的淮河水,正通过70多公里的干渠网络,昼夜不息地流向干渴的土地。这条紧急启用的“生命线”,凝结着无数建设者和管理者的心血与汗水。为确保输水安全高效,灌区管理单位还组成了联合巡护队,每天都要对全线进行细致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渗漏、淤堵或设施隐患。
而在田间地头,韩飞等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守护流到家门口的“甘霖”,合理分配,精心灌溉。曾因缺水而萎靡的水稻,在淮河水的滋养下正重焕生机,绿意盎然。
西石龙灌区工程,这个承载着灌区复兴使命的重大项目,在建设的关键时期,以其骨干部分的提前“亮剑”,在息县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旱保粮突击战”。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绿生“金” 大别山老区“焕”新景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