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让孩子感受元宵节魅力

2015-03-04 15:31:25 来源:网易新闻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春节假期结束了,孩子们的寒假也即将结束,而按照老例儿,没过“十五”都算年。在今年的元宵节之前,作为家长的您,何不带着孩子再好好享受一下这充满年味儿的假期呢?

A讲讲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正月十五逛灯会

自古以来,民间都有正月十五逛庙会的习俗,逛庙会既是感受节日喜庆的气氛,又正是看闹花灯的好机会。华灯初上时,庙会的各式花灯都已点亮,照应得整条街道流光溢彩,甚是美妙。

而如今,在津城,人们也有正月十五到古文化街、鼓楼、杨柳青古镇等地逛庙会、闹花灯的习惯,家长们带上孩子,一家三口在红灯霓彩中其乐融融,感受传统节日的喜庆。

古文化街、鼓楼等地,一到元宵节那天,民间手工艺人们便会齐齐出动,摆起摊子,有捏面人儿的,有吹糖人儿的,有画糖画的,各种好看好玩的花灯也都悉数“登场”,在整条街道中售卖。传统的鲤鱼灯笼、灯谜灯笼自是必不可少,而可爱的生肖灯笼、卡通灯笼、电动灯笼,也都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物。家长可以先为孩子选择一盏他们喜欢的灯笼,掌灯逛庙会,十分有趣。家长可以边逛边给孩子讲述元宵节故事和传统文化,带孩子到老手艺人跟前,观看这些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让他们从小便感受津城民俗的魅力,从而热爱家乡,热爱传统节日。

如果想要在正月十五这天,带孩子出门游玩,除了市区的古文化街、鼓楼地区,位于西青区的杨柳青镇、蓟县的渔阳古街、滨海新区的北塘古镇都是不错的去处。一家三口自驾出行,不仅可以逛庙会,感受各古镇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在杨柳青的石家大院参观,在滨海新区吃海鲜,在蓟县爬山登高望远,都是一次不错的亲子出行体验。

渔阳古街和杨柳青的民俗产品很多,家长也可选择性地挑选一些购买,买上一幅生动的杨柳青年画;挑选一套工艺精妙的剪纸,或者选择一些蓟县山货、土特产。将这些物品作为元宵节礼物送给孩子,既不显得铺张浪费,又能够帮助孩子留下美好的节日记忆。

给孩子讲讲花灯由来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文人墨客还会写出灯谜供人猜,使赏灯有了一番风雅趣味。

而在天津民间有个习俗—舅舅给外甥送鸭子灯,取其谐音“押子”,寓意祝福孩子新年平安吉祥。俗话说,“外甥打灯—照舅(旧)”便是此意。

除此之外,民间花灯还有很多种类,如宫灯、纱灯、鱼灯、龙灯、楼船灯、走马灯、蒺藜灯,十分有趣。旧时元宵节之际,许多店家还会专门请手工师傅打造花灯,供游客欣赏。

另外,古代故事、名著桥段也都是花灯画面的素材。如“西施莲花”、“嫦娥奔月”、“哪吒闹海”、“连年有余”等造型灯。旧时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当属走马灯,故事画面在灯内走转轮换,就如看戏一样有趣,如以《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故事、人物为蓝本的走马灯、灯山、灯牌和京剧脸谱灯,花色繁多,异彩纷呈。

如果家长带孩子去看灯会,就一定要看跟古典名著有关的灯笼,这时不妨以此为由,给孩子讲一讲经典故事,如果孩子感兴趣,则可以选购相关图书或光盘,继续为孩子讲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经典古籍知识。另外,许多灯笼都是由成语命名的,家长可以将这些成语和灯笼结合起来,比如“连年有余”、“哪吒闹海”等,给孩子讲一讲成语的由来和故事。

B自制花灯猜灯谜

除了成语、典故,引申出来的灯谜和歌谣,也是教育的素材。灯谜讲究很多,有二条约定俗成的规则:单纯的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真正的灯谜要让谜底和谜面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文句,能互相搭配;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所以制灯谜不仅要有韵律,还要有缜密又具创意的思维能力,猜灯谜也是如此。

家长可以在传统灯谜中,挑选简单易猜的作为启蒙“教材”,让孩子先认识灯谜,了解猜灯谜的规则。然后,家长再带着孩子品赏灯谜的用词、韵律并且一起来猜,告诉他破解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如果再深一层,则可以引导孩子制谜,由于这比较难,一开始可以允许他不按规则,先顾思路,然后慢慢增加难度。猜灯谜、学韵律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意,还可以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育中,一举两得。

此外,旧时的灯笼歌谣也十分有趣,家长可以上网搜集有趣的歌谣,在正月十五这天与孩子分享。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