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有感而发|请客送礼之风当刹矣

2019-10-21 10:35:02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张建奎

信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鱼米之乡而著称,以“江南的北国、北国的江南”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请客送礼之风还依然盛行。

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相互之间有点礼尚往来当属情理之中。但是,在信阳,礼尚往来已跑了调、变了味。

除了直系亲属之间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要请客送礼以外,还有拐弯儿抹角的七大姑、八大姨。有侄子侄女,外甥外女,还有重孙玄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比如:考学、当兵、乔迁、开业、祝寿、做九、出院、小孩12岁生日,甚至老牛生了牛娃、母猪下了猪崽,都要请客送礼,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而且这种请客送礼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实,每次与信阳的朋友聊到这个话题时,个个苦不堪言。拿着不高的工资,去应付各种请客送礼,其结果必然是“压力山大”。这种陈规陋习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如果任其蔓延下去,下一步保不准芝麻大点的事儿都要请客送礼。这与当前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背道而驰、格格不入。

20年前的一个大年初一,我在家人和亲戚的聚会上当众宣布了两条规定:一是过年串亲戚的时候,彼此不带礼品;二是彼此小孩相互不发红包。规定一出,家人和亲戚心服口服,打心眼里高度拥护。20年来,在大家都自觉坚守这两条规定,觉得都非常和谐,感到特别轻松、特别开心。

请客送礼之风让大家饱受折磨。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破不良俗气,树文明新风”。这绝不是一件小事,这是一件关系到信阳的风气和形象的大事。

我想,我的上述两条家规,完全可以推广。轻松、和谐、文明、高雅,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