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晓论坛|举手之劳亦文明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李 浩
不久前,一条新闻刷屏了很多人的朋友圈:正值上班高峰期,驾驶机动车的市民偶遇过马路的小学生,立刻减速停车礼让,学生安全通行后,面向车头,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很多市民表示,这一幕让人觉得很暖心。
停车礼让,是一种“举手之劳”,少先队队礼,也是一种“举手之劳”,两者的碰撞让人觉得暖心,是因为对很多人来说的“举手之劳”,却并非“人人”或者“时时”都能做到。然而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斑马线前礼让的十几秒,不仅仅只是个人停下的一小步,更是城市文明和谐的一大步。
从城到人,再从人到城,当举手之劳成为根植于每个市民心中的“下意识”行为时,这样的星星之火就可“燎原”,成为城市的“文明之光”。我市创建文明城市以来,以前屡禁不止的小广告,从多部门联合执法、源头治理,到社区、居民主动上前,帮助清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面对闯红灯等不良陋习,不仅仅有交通志愿者上前制止,也有更多行人自发告诫劝阻,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公交车上为老人孩子让座、捡到遗失的财物及时奉还失主、点菜适量剩菜打包等文明行为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点点滴滴的文明之举、礼让之风,铺设了城市的温暖底色,绘就了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有一种文明叫“举手之劳”,当面对“举手之劳”时,更多的人争相“举手”,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人“举手”,往往可以吸引千千万万人跟从,因此,看似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其正能量意义,丝毫不亚于“挺身而出”。向文明致敬,向美好致敬!

- 上一篇:有感而发|请客送礼之风当刹矣
- 下一篇:切实担起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职责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