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神医骗局”也是病 得治

2021-04-03 09: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不同的“神医”,同样经过“思想斗争”,同样做出“违背祖训的决定”,同样是以卖“药”为最终目的……近日,一条集纳了诸多“神医”语录的视频广为传播,引发热议。“神医骗局”也是病,得好好治一治了!

镜头中的“神医”,多是年龄较高乃至是白发苍苍的人员,动辄“祖传秘方”、自诩“行医济世”,甚至号称不惜“违背祖训”,精心“包装”之下的演绎,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与煽动性。这容易导致部分没能认清骗局的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上当受骗。特别是,“神医”们兜售的药品,往往售价不菲,购买者往往是花费了许多钱,最终却只能是事与愿违,甚至因此耽搁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倘若放任此种现象,社会危害性极大。

“神医”行骗,背后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当众多“神医”的视频被剪辑、集纳之际,人们清楚地看到:“台词”高度雷同、表述高度一致,完全是按照固定脚本进行演绎。多地公安、工商等部门曾查处的案件也证实,“神医”并非医生,更不是出生于“医学世家”,不过是临时找来的身份各异的人员冒充而已。“神医”只是幌子,假借卖药之名行骗,才是最终目的。

“神医骗局”也是病,治病的关键,首要在于“断链”。打击处理,就是要着力深挖利益链条,要通过台前的“演员”、药品等信息顺藤摸瓜,深究背后的“策划”“导演”和“监制”等人员,才是关键所在。相应的打击处理,更须依法从严,切实提升违规违法成本,让炮制骗局者心有所惧、行有所止。

打击“神医”骗局,也要高度关注新形势、新变化。前些年,监管部门强化管理,并作出明确要求,严禁节目以介绍医疗、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发布广告、推销商品和服务。部分“神医”由此从电视台的养生类节目中消失,不过,不久后就开始“转战”网络平台,在网络空间中继续招摇撞骗。这也提醒着相关部门:打击处理工作也要因时而变,要多措并举,让“换了马甲”的违禁广告和骗局无处遁形。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神医骗局”屡打不绝,根本上还是利益作祟。与时俱进,消除管理“真空地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制度和手段,让监管长出“牙齿”,方能真正形成震慑。同时,新兴的短视频平台等作为发布方,也要切实履行好平台责任,绝不能给“神医骗局”新的可乘之机。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