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2025-07-22 11:10:24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迎春/文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太有意义了,既传承了红色基因,更是对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现实探索!”7月21日,刚从信阳参加完活动的河南农业大学“绿映红源”科技兴农实践团负责人陈子璇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感慨道。

实践课1.png

近日,该实践团深入革命老区信阳新县,将青春汗水挥洒在这片孕育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土地上。新县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还坐拥珍贵的生态资源,队员们深知,守护这里的“绿色基因宝库”,就是守护农业发展的战略未来。

实践课2.jpg

在河流湿地和葱郁山林中,队员们发现了野生莲和野生兰等珍稀植物,它们携带的耐贫瘠、抗病虫害优良基因是培育优质作物的宝贵资源。7月16日至17日,队员们顶着烈日,详细记录野生莲的生长状态,借助专业设备辨别野生兰品种,并发现部分区域因人类活动导致珍稀种群减少。在野生兰文化产业园,他们跟随专家学习兰花种质资源与培育技艺,感受生命的奇迹。

次日,团队来到田铺大塆创客小镇,与返乡青年探讨如何利用生态文化资源振兴乡村。队员们还化身宣讲员,向村民和游客普及野生植物保护知识,将生态理念播撒进人们心田。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队员们通过史料和展品重温革命岁月。成员李熠伟感慨道:“今天的绿水青山是先辈用热血守护的家园,我们必须接好生态保护的接力棒!”这成为全团共同的心声。

几天的实践让队员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摸清了野生植物家底,为科学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还通过宣讲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当村民称赞“你们带来的学问真管用”时,青春的价值在服务乡村的实际需求中闪闪发光。

据了解,行前团队在该校植物系教师陈云的指导下,已系统学习了野生植物识别、保护现状及生态意义等知识,做足了专业准备。如今实践虽告一段落,但“绿映红源”的使命仍在延续。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深耕种质资源研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切实的保护方案,用专业知识助力老区构建生态屏障,让青春在守护绿水青山、振兴乡村的征程中绽放光芒。(受访者供图)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