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谁该写“说明书”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有个教育大师发明了“说明书”式的教育,多年来风靡大江南北。04年暑假因为工作需要,调至金沙中学任职,开学那天遇到了在本校任教的吴老师,不禁想起了20多年前初为人师时的一件往事。中师毕业的我有幸成了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突然发现她在下面看小说,不禁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一步冲上去,夺过她手中的小说,三下五除二将其撕得粉碎,但还不解恨,便将她拎到讲台上,塞给她一盒火柴,责令她当场将撕碎的书烧毁,她当然极不情愿,但也没办法,谁让她是学生呢?只得忿忿地划亮了火柴……那时我的心中别提有多爽。不过她那忿忿的表情也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自然对她的印象也好不起来。若干年后当我接触了一些教育理论后,才发现这便是师道尊严的思想在作祟。偏巧的是,开学后的一天晚自修结束后,我随老师们下宿舍想了解了解同学们的就寝情况,进入生活区后碰到生活指导老师手中拿着一本王忆安的《长恨歌》,批评高三(6)张浩飞同学,熄就寝灯后,躲在卫生间看小说的行为。见我来了便让我说说,我又想起当年的学生那忿忿的表情,于是轻轻对张浩飞同学说了句:“先回寝室休息吧。”生活指导老师又补了句“明天送份说明书来。”
第二天晚上我到生活区时,只见张浩飞忿忿的站在生活指导老师旁,生活指导老师正恼火地对他说:“你看看你写的什么?”原来张浩飞同学写写了篇《陈辞》,我往下一看乐了,“真乃绝妙文章!”通篇文言:
吾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吾常以为然,徒虚语耳。向夜,既已宵禁,有如厕者。吾藉微光,少窥吾书,古之贤者亦曰:书非借不能读,吾既欲归之,急之而争时,实无奈也。
师既至,得吾之错行,列吾之罪状。吾今辩之,皆谓吾强词而夺理。吾但申其时之实状,实无脱罪之言辞。然众师长之疑,存之固也。
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属之同之,名之异之,故师之诲,吾坦而受之,吾之所不能容者,盖众师长皆以吾狡言耳。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吾虽未悔,亦坦承之。所怀之惑,惟觉旧制之繁冗,人情之苛薄。
何放是言?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轻乎?心怀不平之余,惟痛一书之污玷,一心之蒙垢。
是以悔方不定,悔理千名,有误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谁能陈其时之状,诉吾之正声者乎?
其间融入《黄生借书说》等古人爱书、惜书、借书、读书之情、之神,实令人佩服。于是我没有跟他谈熄灯后该不该看书,而就这篇《陈辞》,谈了我的观感,真诚地表达了我对他的敬佩于赞赏。第二天我找来了他的语文教师建议她将这篇《陈辞》印发给全体高三同学,让同学共同分享。高三学生会上,我送给同学们“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建议,让同学们自由地发表对文、对事、对人的看法。一周后,张浩飞的老师告诉我这几天张浩飞同学上课比以前爱动脑子了,作业也更认真了。
于是,我将这件事讲给我的同仁听,让他们一起思考:同样是学生在“不该”看小说的时间和场合看了小说,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采用了与二十年前截然不同的方式,收到的也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是随着教龄的增长,经验丰富了,还是年纪大了,棱角没了?其实都不是,对这两本小说的不同处理方式,其实来自于观念的转变。因为当我们认识到师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在学生面前霸气十足了。
我想所谓课程改革为什么成效甚微,关键是我们这些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树立了全新的教育观念,有没有时时刻刻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有没有自觉的用课改的理念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应当说我们通过通识培训、教材培训等多种层面的学习与培训,课改理念已渐渐融入自己的思想中。“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评价”、“课堂要真正体现自主,让学生画龙点睛做主人”、“教师是平等的首席”这些课改关词常能从口中说出。但实际上,观念与行为,旧模式与新模式、教育理想与生活实际常常发生严重碰撞,探索课改步履艰难而并不轻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积极开发教学资源。要走出去听课、研讨、学习,要不断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样我们才可能使理念变成行动,才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中指出: “自我认识智能可以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处理个人的问题。在个体的自我意识中,人可以感到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的融合。的确,自我感觉和认识是人类最神奇的发明,是所有与个人有关的信息象征,也是使所有人自我完善的发明。”我以为,自我认识智能,就是自我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走向解放和专业自主的工具。如果我们能经常不断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的话,我想我们的新课程推进就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课堂教学内容、策略、途径等,如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与技巧、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
反思教学得以推进所依赖的各种显性的和隐性的假定,如人性假定、目标预设以及对知识性质和可靠性的假定等。
反思师生情感沟通、人际理解、自我理解等,如课堂支持性氛围的营造,如何理解后进生,如何理解自己的个人品质如谦逊、勇气、公正、开明、移情、判断力、想象力以及耐性、自我知识、热情和幽默感等。
反思教学中师生权利与自由、伦理道德规范等,具体如教学中教师控制与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间性原则、教师实践智慧等。
反思教学赖以存在和进行的社会、组织、文化背景等。具体操作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写反思日记。通过录音技术记录下自己的教学全程,边回放边分析。②作课堂录像。用摄像机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重播,边观看边思考。③邀同行会诊。请同行听课,课后进行会诊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明自我反思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异,以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反思。④搞校际赛课。与兄弟学校教师相互开课,进行质疑,共同商讨,共同提高。⑤请专家指导。不定期地邀请专家(尤其是一线专家)光临课堂,课后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在与专家乃至大师的对话中自觉感悟,进而使自己的思路边得更清晰。
有人说:“教师的反思学习,总是处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并指向特定的内容。反思的直接结果或是对课程、教材、学生等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或是改变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判断,或是改善自身的情绪。经过类似多次的循环往复,教师将从中学会教学和学习,教师的定位就会发生变化,从职业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转变,实现专业化的发展目标。”(钟浩梁《反思性学习的几种类型》)在我看来,教师的反思意识增强了,教学行为也就有可能贴近学生,接近科学,成为艺术了。

- 上一篇:高中生暑期学习计划
- 下一篇:【神一样的高考状元】论新一代学霸的自我修养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