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郑州未管所给孩子上国学课 润物细无声的是国学

2016-06-24 09:05:04 来源: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郑州未管所给孩子上国学课 润物细无声的是国学

  给亲人洗脚

郑州未管所给孩子上国学课 润物细无声的是国学

   向长辈道歉

  □记者刘瑶文 记者李康实习生轩辕锟摄影

  核心提示 昨天,100余位家长在河南省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下称郑州未管所)里,接受了正在服刑的孩子们最真诚的一次“道歉”:给父母洗脚。这是“‘3+1’教改模式”的延伸实践活动之一,前两天,这些家长已经听了两天关于做人与德行的国学课,同样的国学知识,正在服刑的孩子们已经学习了两年,德行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文中服刑学员均为化名)

  学习孝道,服刑中的孩子主动要求给父母洗脚

  昨天,大雨不期而至,却没有阻挡亲人相见的脚步。100余位家长来到郑州未管所,和正在服刑的孩子来了一次特殊的亲密接触。为啥说特殊?这场见面不在会见室,却在礼堂,有温水,有毛巾,还有尽善尽孝的心。

  16岁的强强坐在角落,焦急地寻找着专程从商丘赶来的爸妈,一遍遍地拿毛巾擦拭着小板凳。“下雨淋湿了,得给俺爸俺妈擦干净。”男孩目光低垂,不愿说往事,只喃喃着“以前不听父母话,爱上网吧,不知道为啥老生气。”

  眼尖的妈妈很快找到了强强,母子俩立刻哭成一团。妈妈显然没想到强强要给自己洗脚,哭着说:“儿子真的长大懂事了。”

  强强说,自己是家里老小,很受宠,从没给父母洗过脚。“给父母洗脚还是我们大家给干警提的。”强强说,学员们平时也都在学国学、念孝道,上次还听了用篷车带母亲周游中国的王凯的讲座,很受感动,才有了这样的念头。

  此前两天,部分家长在郑州未管所的安排下,听了由张洪泉教授主讲的《德耀中华生命智慧》国学公益大讲堂。

  比雨水更润物细无声的,是国学。

  昨天,在郑州未管所,小巍的妈妈很激动:“我以前的教育方法是不对的,一味放纵、溺爱,我们给了孩子物质,却没教他做人。”

  小路的父母声泪俱下。小路爸说,听了国学课,一直在反思,自己为了工作,没有和儿子好好沟通过。“厂里8点上班,我规定自己7点半到,儿子幼儿园没开门,我就把他放在门岗,又总是最后一个接。有一次下大雪,儿子在门岗等我睡着了,身上穿的还是门卫的棉袄。”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89岁的老母亲至今不知道她孙子的事,我都不敢见她,瞎话编了一个又一个,自己躲着哭。”小路爸说,自己一直迷茫孩子出来后怎么跟他交流、如何让他融入社会,这场国学讲座帮他想明白很多道理,“我也重获新生。”

  让孩子重回社会,不只是监狱的事

  郑州未管所所长晋国营介绍,“3+1”教改模式,指的是“监狱+家庭+社会爱心组织(尤其是爱心企业)”这个“3”针对服刑人员这个“1”,合力教改。两年来,在国学熏陶下,服刑学员们在德行素质上有了大大提升,违规违纪率下降50%,孩子节俭意识增强了,从以前问家长要东西变成了劝父母别带东西,精神状态也好转不少。

  晋国营说,去年起,郑州未管所千方百计联系企业,邀请他们真正了解这些改过自新的孩子,如今,已经有不少孩子通过这种途径走上了工作岗位。据了解,在他们就业后,郑州未管所还会持续跟踪,了解孩子们的工作情况和困难,直到他们真正地重新融入社会。

  昨天,“农民工司令”张全收也来到现场:“我听了不少孩子和父母的肺腑之言,掉了好几次泪。我打算力所能及帮助改过自新的孩子们,赞助贫困的孩子以后再接受教育,我自己是做人力资源的,优秀的孩子释放后,来我这儿,我给他们提供工作岗位,让孩子有活干,过上幸福生活,能有美满家庭。”

  晋国营介绍,从这次活动开始,下一步要促使服刑学员父母改变自己,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重新接纳孩子。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