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降水量67年以来第2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洪鹏)今天上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与1998年同期相比,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偏多5%,暴雨过程偏多6次。但今年雨带位置南北摆动大,暴雨过程的最长持续时间不如1998年同期。
此外,雷暴大风频次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偏大,10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2012-2015年总和。
今年降水量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2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介绍,今年我国入汛早,强降雨过程多,洪水来势猛,部分地区遭受了较重的洪涝灾害。南方地区先后出现20多次强降雨过程,为近5年同期最多,全国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多23%,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第2位,最大点日雨量达493毫米。
全国有222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也是近5年同期最多,有26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6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主要江河共出现23次洪水过程,洪水总量较常年偏多34%。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华南地区3月21日入汛,比常年偏早16天;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3%,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郑国光称,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20次区域性暴雨过程,为历史同期最多;全国有155个县(市)累计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其中广东信宜等15个县(市)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
10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前四年总和
郑国光介绍,今年雷暴大风频次明显偏多、影响范围偏大,10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2012-2015年总和。4月13日飑线天气横扫广东省,出现8~11级大风,东莞麻涌镇龙门吊倒塌导致18人死亡;6月4日四川广元突发大风天气,导致游船翻沉,造成15人死亡;6月23日江苏盐城龙卷风冰雹特大灾害造成了99人死亡。
强降雨引发的洪涝和泥石流灾害明显偏多偏重。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入汛以来,全国已发生地质灾害超过1100起,明显多于前几年。5月8日福建泰宁暴雨引发山体滑坡造成38人死亡;江西、湖北、广西、重庆等地发生了多起严重洪涝灾害。
今年暴雨持续时间没有1998年长
郑国光介绍,与1998年同期相比,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降水量比1998年偏多5%,暴雨过程偏多6次。但今年雨带位置南北摆动大,暴雨过程的最长持续时间不如1998年同期。
1998年6月12日至27日的一场暴雨天气过程持续了16天,而今年到目前为止最长一场暴雨持续时间仅为7天。
1951年以来共发生了3次(另两次分别是1997/1998年和1982/1983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与1998年相比,今年中高纬的环流形势存在明显不同,冷空气势力明显偏弱,因此,虽然今年我国夏季洪涝灾害较常年明显偏重,但其程度弱于1998年。
预计江淮、松辽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刘宁介绍,截至6月28日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23省(区、市)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死亡人口、受灾面积和倒塌房屋分别比2000年以来同期均值偏少43%、45%、23%和77%。受灾区域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工作到了关键时期。据预测,今年主汛期我国降水总体较常年偏多,受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气候水文形势复杂多变,江淮、松辽、太湖等流域有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可能多发,登陆台风强度偏强,可能深入内陆,防汛形势严峻。
回应1
厄尔尼诺走了,拉尼娜会来吗?
秋末冬初有可能发生
针对有媒体关于“厄尔尼诺走了,拉尼娜会来吗?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回应称,根据历史记录,通常情况下厄尔尼诺结束以后拉尼娜会接踵而来。
但也有其他情况发生,比如在1990到1995年间连续两次发生厄尔尼诺,但中间并没有拉尼娜。
根据目前的监测情况,赤道中端的海位已经比常年偏低了。中国气象局预测,未来秋末冬初间有可能发生一次拉尼娜事件。拉尼娜的发生容易造成全球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
就我国来讲,通常情况下秋季容易出现秋汛,北方的雨比较多,而冬季的温度比较低。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密切监视因气候而产生的影响,关键看拉尼娜发展的速度。
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温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它是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回应2
如何应对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已建设一大批预警系统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督查专员、新闻发言人张家团回应称,山洪灾害对人民生命安全威胁非常大,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件中,山洪灾害约占70%以上。山洪灾害防御是我国防汛抗洪工作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它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防御起来难度非常大。
据介绍,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主要在全国2058个县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非工程措施的建设,在这几年山洪灾害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来每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死亡都在一两千人,2011年以来,这套系统建设之后,洪涝灾害造成人员死亡人数一般在三四百人,因灾死亡人数大幅减少。
对于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张家团表示,一是加强信息监测预报预警。二是落实好乡村的责任,真正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三是做到人员及时避险、及时转移。
回应3
如何看待极端天气谣言?
不可能提前十天预报
郑国光介绍,极端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是一项很严肃且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从当前的科学认知和科技水平来讲,要提前十天半个月乃至几个月预报一个具体地方、具体时间、具体强度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最近社会上仍然出现了关于极端天气预报的谣言。对此,郑国光认为这是极不负责任的。
郑国光称,目前,气象主管机构的气象台站通过常规的电视、广播、短信等等方式及时发布滚动的天气预报和预测信息,同时也会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来发布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回应4
华北旱情是否会因防汛被忽视?
今年旱情总体偏轻
刘宁回应称,近期全国的旱情主要集中在内蒙、宁夏、华北、黄淮之间,这些地方少雨。目前了解到的旱情总体是偏轻的,常年这个时段干旱面积接近1亿亩,现在统计到的干旱面积不到3000万亩,占比为常年同期的1/3。
同时,因旱饮水安全受到影响的大概涉及到40万人,常年同期大约有400多万人,占常年同期的1/10左右。
文/记者 李洪鹏
您有更多新闻线索:
点击 法晚爆料台 报料;
发送邮件至 fwrx@fawan.com或fwsd@fawan.com ;
在新浪微博关注 @法制晚报 给小法留言;
关注微信法晚公号(fzwb_52165216)留言;
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010-52165216!
您的线索一经采用,我们将会给予您一定奖励。

- 上一篇:公民8岁或10岁再担民责
- 下一篇:中国好声音被禁用上午听证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