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韩国考生去厕所 老师记下便池号

2016-06-08 17:20:24 来源:法制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志豪)作为高考“作弊入刑”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史上最严”高考今日拉开大幕。由于这一考试多多少少关系到未来命运,其实各国在重视的同时,也不断打击作弊行为。
高考在韩国是一考定终身,甚至影响未来婚姻行情。这种情况下,当地监考也相当严格。监考老师一般人手一个探测器,甚至考生中途上厕所的便池也属于探测范畴。而在英国,尽管考生有4次考试机会,但防范作弊同样不容忽视。一些学校甚至引进类似于间谍电影中的安全设备,精密电脑软件能对考生的答卷进行扫描和识别,并通过遣词造句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抄袭。
韩国·监考严
老师配备金属探测器  考生如厕要记下便池号
在韩国,每个监考老师都配有金属测试器。根据规定,任何人不允许携带包括手机、MP3、数码相机、电子计算器、广播等电子器材入场,一旦被发现将剥夺考试资格。而如果考试中要去洗手间,监考老师要记录下考生所使用的洗手间便池号码,等考生回到座位,要用金属探测器检查学生是否携带电子仪器进来了。


此外,为防止替考,韩国计划把报考志愿书的照片扩大为护照用照片,并在答卷上留出笔迹确认栏,让考生亲手写入诗句或格言,在必要时进行笔迹鉴定。招生结束之后,报考志愿书会交给大学,再次确认是否为本人,并与其他招生资料一起至少保管4年。
近些年来,韩国加大对考试作弊的处罚。一旦发现有作弊行为,不但取消相关考试科目的成绩,并在两至三年内限制其参加考试。
在严打作弊行为的大背景下,2008年至2012年间,共有632名韩国考生被取消高考成绩。韩国媒体评论称,“想在高考中作弊?想都别想,因为得不偿失”。即使侥幸混进大学,早晚也会被“秋后算账”。
根据韩国《先驱经济报》报道,当年在“光州高考事件”中蒙混过关的70多名学生,在被大学录取后遭到“退回”的处罚。其中一名已经读到大三的学生因不服教育部决定而提出诉讼,最终法院的回复是“如果支持原告,恐让公平竞争原则被扭曲利用”。
日英·有神器   无线电波护考试箱   定位手机信号到座位
英国高考叫做A-level,考生一共有4次考试机会。虽然不是一考定终身,但是这项考试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因此,为了防范学生作弊行为,相关机构做了非常严密的防范措施。
除了有些学校引入了精密电脑软件,能对考生的答卷进行扫描和识别,并通过遣词造句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抄袭。相关机构还在装有试卷的箱子上加装能发射无线电波的电子标签,用来防止试卷被盗窃。此外,试卷上还印上微型文字,注明学校的名称。由于微小的文字和水印无法复印,所以可以证明试卷的来源正当,在发生作弊事件时,也可以用来辨认作弊学生就读的学校。
而如果发现有人在A-level考试中作弊,这位考生会被立即请出考场并且取消考试资格。
在日本没有严格的措施来防止作弊,考场没有设置监视器,考生也可以带手机进去,但要求是关机状态。不过,如果考生被发现不诚实,不但不能及格,对以后走上社会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影响。


即便如此,2011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互联网作弊丑闻震动日本大学”的报道。文章称,日本一些大学在其自主招生的第二轮高考中,存在着手机作弊泄密的事件,日本最好的大学早稻田大学也不能幸免。此后,日本文部科学省将一系列的高考作弊案认为是“动摇高考制度的重大事件”,并考虑在今后的考试中,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场。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称,东京工业大学研究小组曾宣布开发出一套防作弊系统,可在高考等考场内锁定发出手机信号的座位,并有望用于防止通过上网和短信进行作弊等不当行为。
美国·靠诚信    个人信用制度记录作弊将影响就业
在美国教育制度中,诚信教育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大学,对此非常重视。美国4000多所高校都有学生诚信条例,新生入学后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学习这些条例。此外,美国推行个人信用制度,这个信用制度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从入学开始,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学业档案,记录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以及学生遵守纪律的状况。如果有考试作弊记录在案,将会影响其以后求职、就业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坐牢。


美国高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SAT考试。考生考试前必须签订一个责任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告知考生所报考的高校。考卷的保存箱里有红外线探测仪,能够记录这个保存箱在拆封之前卷子有没有拿出去过。
SAT试卷分为A卷、B卷,有的甚至有C卷、D卷。一些州在考卷上添加了扫描码,无法复印但是它能通过特殊的扫描,以确定试卷的来源,确定考生来自哪个州、哪个学校甚至哪个考场。同时,引进电子照片的识别系统,用高科技分析考生的面部特征,防止有人替考。
德国·防替考
打击黑色利益群体
向监考人员问责
一向以学术严谨著称的德国,近年来不断曝出替考这样的造假事件。为此,德国大学严厉处罚涉事学生,并通过法律途径斩断替考利益链。
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和维尔茨堡大学两年前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竟有八成德国大学生曾尝试“学术欺骗”,其中就包括请人代考的行为。为杜绝枪手进场,德国考场规定严把证件关。学生证上的照片由学校统一拍摄,考生在现场还会被录视频,以便未来作为证据核对。此外,德国学校还调整了考试方式。许多课程不仅要笔试,还要求考生合作完成面试课题。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替考的难度。


替考的背后隐藏着利益链条,要彻底打击黑色利益群体,从法律层面着手显然比靠行政法规约束要有力得多。有鉴于此,德国教育部开始携手司法机关共同铲除替考利益链,对营私舞弊的组考、监考人员及地方行政部门实施问责处理,而不只是处理直接参与替考的“小人物”。
除了官方的打击力量,德国民间也积极参与“反作弊运动”,例如设立“学术打假”网站,鼓励民众举报。这种全民打假的氛围确实收到奇效,包括德国前教育部长沙万、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等人都因抄袭博士论文被迫辞职。
文/记者 李志豪

 

       您有更多新闻线索:

       点击 法晚爆料台 报料;

       发送邮件至 fwrx@fawan.com或fwsd@fawan.com

       在新浪微博关注 @法制晚报 给小法留言;

       关注微信法晚公号(fzwb_52165216)留言;

       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010-52165216

       您的线索一经采用,我们将会给予您一定奖励。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