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北京适时推出 小学京剧教材

2016-05-02 11:12:41 来源:法制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法制晚报讯(记者 赵颖彦)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获悉,未来本市将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活动,目前在丰台区试点的初中版京剧教材有望全市推广,并适时推出小学版京剧教材。
缘起  完成梅葆玖遗愿 京剧进校园
4月25日,梅兰芳之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在悼念缅怀大师的同时,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促进会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活动,将国粹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完成梅葆玖先生的遗愿。
今年,教育部指出,将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要求加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与基地建设。
梅葆玖先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每年都在两会上呼吁、倡导“京剧进校园”。在他看来,京剧是国粹,宣传的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京剧以真实的历史和各朝各代的传说为基础,演绎形成很多经典剧目,它的初衷是让人们追求仁爱礼智信,知道礼义廉耻。他表示,京剧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教育年轻一代很好的“教科书”。

内容来自法晚


发布  初中京剧教科书将在全市推广
2015年,在梅葆玖先生的倡导下,促进会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组织编写、出版了北京市地方初级中学京剧选修教科书《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和《学得会的京剧》。该套教材是全国迄今为止第一套正式通过审定的京剧教科书。
“京剧是国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艺术门类很多,如何能够让学生在其中汲取到营养,学习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把握的一个基调。”京剧教材编写组主编余桂元介绍。比如在《学得会的京剧》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京剧中程式化的身段与动作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身段与动作,大都源于古代礼仪规范。通过这些基本功的练习,让学生感受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余桂元表示,希望通过这套教材的推广使用,让广大学生了解京剧,了解京剧艺术在整个传统文化当中所具有的特殊地位,提高学生在美育、德育等方面的素养。“这也印证了梅葆玖大师所说,‘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京剧大师,将京剧纳入基础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

fawan.com


目前,该套教材正在丰台区初中阶段试点使用。今后,促进会与京剧教材编写委员会进一步修订、完善教材,力争在全市推广普及。
计划  本市将适时推出小学版京剧教材
为了更好地促进京剧进校园,京剧教材编写委员会还编写了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包括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以及相应的教学资源等,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余桂元介绍,今后教科书中将添设二维码,为一些名剧名段提供相应的音频和视频,为教师教学提供更为直接的帮助。目前,促进会正在酝酿、筹备小学版京剧教科书的编写工作,倡导从小学起开展京剧教育,传承传统优秀文化。
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说:“不久的将来,促进会将举办一次大型的北京市初级中学地方教材(选修)京剧教科书推介会,梅葆玖先生生前十分关心京剧教材的编写工作,曾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次推介会的召开,不仅是对京剧进校园的推广、对国粹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更是对梅葆玖先生最好的纪念。”

本文来自法晚


文/记者 赵颖彦 fawan.com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