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职责所在 当全力以赴
许明,男,1975年1月出生,预备党员,信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
许明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先后前往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是信阳市中心医院的技术骨干,目前任科室治疗组组长、ECMO治疗小组组长,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方面很有专业优势。
疫情突发后,1月22日,正在外地出差的许明一接到医院的紧急通知,立即驱车200多公里赶回来,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匆匆告别妻儿,他就和队友火速赶到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组建隔离病区。当晚就紧急收治从其他医院转来的3名确诊患者。
刚开始,医护人员少,住宿生活条件差,为给每个病人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许明带着团队24小时值班,吃住都在病房,同时连线省专家组对重症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提高了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隔离病房辛勤付出,累计收治病人数达35人,成功治愈3人,而这3人为信阳市首批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隔离病房期间,许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光荣的中国共产党。
随着危重型病例的增多,市卫健委要求市中心医院迅速在信阳市五院组建新冠肺炎重症监护病房,任命许明为重症监护病房主任。连续奋战11天的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临危受命。
ECMO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之一,是某些可逆的心肺功能衰竭患者的最后希望,被誉为危重症患者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目前,信阳市只有中心医院拥有这种设备和技术能力。2月2日中午,接到紧急任务后,许明立即携带ECMO成套设备组建ICU病区,当晚就接诊了两位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
一位患者是从市第二人民医院转来的27岁产妇,由于病情危重,血氧饱和度难以维持,经过许明团队的精心治疗,该产妇情况逐渐好转,2月6日成功拔除气管插管,2月7日转至普通病房与其爱人(其爱人因冠状病毒感染在十病区住院)团聚。
另一位54岁男性患者,入科时全身紫绀,意识模糊,血氧饱和度只有20%,心率有下降趋势,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危险。千钧一发之际,在无全面型正压呼吸防护面罩的情况下,许明带领医护人员立即为其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生命体征渐趋于稳定。但第二天患者血氧仍有下降趋势,双肺功能已丧失,许明立即带领团队,冒着极高的感染风险为该患者成功进行ECMO穿刺置管并顺利转机,患者成功的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许明仍不敢放松,不论白天黑夜,他24小时值班,随时监测、随时调整。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患者的病情终于不断好转,2月18日成功转至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患者随后为许明团队送上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无限感激之情。信阳市第一例新冠肺炎ECMO患者治疗获得成功,极大的鼓舞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
截止2月11日撤出重症监护病房轮休,许明带领团队共抢救治疗了6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其中3名患者进行了ECMO支持治疗,2例患者成功撤除了ECMO支持。
当问及怕不怕时,许明坦然地说:“说不怕肯定撒谎!由于是传染病,患者处于危重症时,传染的几率更大。但是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早已忘记了风险,想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毕竟这是危重症患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我们必须拼尽全力!”
许明当选2020年河南省疫情防控中的“身边好人”。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