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烟草:绿苗添动能,链动百业兴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鄂西南群山叠翠,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村的烟田里,正是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弯腰插苗、覆土浇水,一株株翠绿的烟苗在春风中舒展身姿。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统筹协调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烟苗适时移栽好,路径多样强根基
“移栽深度要适中,记得及时培土,浇灌足量的定根水……”在仁和坪村的烟苗移栽现场,技术员在田间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为抢抓耕种黄金期,五峰县局联合驻村工作队、农业合作社,提前谋划移栽、田间管理全流程技术培训,覆盖全域烟农。“以前种烟全凭各自经验,现在有专家手把手教,亩收成真能提高一大截!”烟农老魏抹了把汗,笑着说道。
五峰县局还重点关注产业基础设施的完善,近年来,争取专项资金,与村集体合作建设标准化育苗大棚、雪茄烟发酵仓库及标准化晾房。此外,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村民既可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又能参与烟叶育苗、移栽、采收、分级、发酵等环节赚取劳务收入,多重收益让“钱袋子”鼓了起来。
(仁和坪镇烟农田间劳作)
科技攻关破难题,绿色种植提质量
针对烟农最头疼的移栽期易发生根茎病害,五峰县局积极推广“以菌治菌”生物防控技术。“我们在烟苗根部接种哈茨木霉菌,这种‘植物疫苗’能形成保护屏障,能把病害发生率降到5%以下。”技术员小王蹲在田埂边向农户说道。数据显示,该项技术能使农药使用量减少40%,平均每亩增收8%。
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由相关领域专家团队提供全程技术培训,确保烟叶品质。五峰县局(营销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将深化科技帮扶,推广智能监测、精准施肥等技术,让‘绿烟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元宝’。”
(仁和坪镇烟农 移栽现场)
粮烟融合拓新路,多元增收添活力
全村推广“粮菜作物+烟叶”复种模式,利用烟叶采收后的土地空档期种植红薯、大蒜等作物,既避免土地闲置,又创造了收入。“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技术,还包收购,咱只管种!”村民吴大姐一边收拾农具一边笑着说。近年来,全村粮烟套种面积持续扩大,实现了一田双收,拓宽了增收路径。“现在种地像‘搭积木’,烟草局给技术、合作社管销路,咱农民越干越有劲!”村民陈叔感慨道。
为深化粮烟融合,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五峰县局(营销部)联合供销社打造“知音乡惠”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整合邮政、农业、电信等部门资源,构建“惠农、利农、便农、智农”服务体系。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电商销售(如“供销e家”“政采832”)打通山珍出村通道,助力红薯、大蒜等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售,实现“好产品插上云翅膀”。同时,零售终端增设助农产品专柜和直播间,提供快递收发、生活缴费等便民服务,形成“一店多能”的乡村“58同城”,既便利村民,又拓宽增收渠道。
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从单一产业到多元融合,五峰县局以“一盘棋”思维统筹资源,将小小烟叶打造成富民强村的“黄金产业”。未来将继续深化“科技+产业”双轮驱动,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王子一)

标签:
- 上一篇:传承非遗筑文化自信 绿色践行显青春担当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