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朗尚传感签约企知道科创空间,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

2025-05-08 14:53:01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近日,上海朗尚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尚传感)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朗尚传感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传感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精度IMU(惯性测量单元)产品供应商,致力于为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航空航天、物联网及测绘等多个领域提供精准、可靠的传感解决方案。凭借持续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公司的主导产品“国产车规级IMU惯性传感器”在2023年和2024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4.77%和15.09%,稳居行业前沿。

专注高精度传感技术 引领自动驾驶与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朗尚传感成立于2003年,经过20余年的技术积淀与创新,涵盖了传感器的硬件、软件、光学、结构和工艺等多个技术领域,研发和生产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已经开发出国内外领先的惯性传感器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两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辅助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高技术领域,下设全资子公司杭州隆硕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浙江桐庐建有生产基地。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等荣誉。


image.png


朗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拥有45项专利,其中18项为发明专利,且已有多个技术成果获得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备国际化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多年来,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稳固市场地位,并持续推进产品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实施“国产化替代+智能化升级”的战略,公司突破了高端惯性传感器领域的技术瓶颈,形成了以技术领先、产品稳定和服务优质为特色的管理模式。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建设,在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中,构建市场核心竞争力。


在朗尚传感众多产品中,核心产品——高精度IMU惯性传感器,以卓越的性能和具有竞争力的成本,广泛应用于ADAS(高级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无人机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同时凭借高精度、车规认证和显著的成本优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公司研发的IMU产品采用先进的MEMS技术,角速度测量精度可达±0.005°/s,加速度测量精度达到0.1mg,满足自动驾驶和航空航天等对数据精度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该产品支持与GPS、LiDAR、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极大提升了车辆定位与姿态控制精度,为自动驾驶及ADAS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此外,朗尚传感的高精度7轴IMU产品能够在-40℃至125℃的宽温域内稳定运行,符合AEC-Q100汽车级可靠性标准,具备卓越的抗冲击、抗振动以及耐高低温特性,广泛应用于知名国产品牌。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这一优势使得朗尚传感在国内智能交通、农业机械、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迅速实现市场替代,并为行业带来显著的性价比提升。



image.png

凭借卓越研发实力和优质产品,公司近三年平均营收增长率超过30%,产品在车联网、物联网、航天、武器系统、无人驾驶汽车、机器人、无人机、建筑物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与雷沃、中海达、上汽集团、三一重工等国内知名企业保持长期稳定合作,同时还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携手企知道,开启技术升级与全球布局新篇章

近年来,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本土车规级MEMS IMU企业也在快速崛起。这些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与国际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朗尚传感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企知道拥有全球 6.9 亿企业信息、3.2 亿主营产品信息、1.9亿专利等海量数据资源。在此次合作中,科创空间将助力朗尚传感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同时,朗尚传感可以借助产业链图谱进一步探索、挖掘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下游客户和优质原料供应商,从而拓展业务、提高市场影响力。

展望未来,朗尚传感将继续秉持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业链整合,引领行业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力争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