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创新实践教学结硕果,培育信息类高技能人才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3月8日,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区总决赛在华为广东区域总部举行。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学生吴泽鑫、陈文勇、包光耀获网络赛道高职组一等奖,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人工智能学院叶昆权任指导教师。这是学校参加该赛事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华为ICT大赛是华为打造的面向全球高校的年度ICT赛事,在中国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榜单。比赛旨在通过比赛促进高校师生在ICT领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它不仅考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展现,为高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竞技平台,极大地推动了ICT领域的人才培养进程。
图1 学子在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区总决赛荣获高职组一等奖
成绩的背后,是学院多年来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不懈努力。自 2019 年起,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便另辟蹊径,创新构建了一套 “四链贯通、双师赋能、三阶递进” 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2 “四链贯通、双师赋能、三阶递进” 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 “四链贯通” 方面,学院致力于推动产业链、技术链、岗位链和教育链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所学知识与产业实际需求得以无缝对接,确保他们走出校园后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双师赋能” 机制是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一大亮点。学院建立了 “校企共育 + 赛证赋能” 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积极打造一支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具备丰富实战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还能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为高质量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三阶递进” 则体现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学院构建了 “三阶递进、多元驱动” 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基础技能锻造、系统思维集成、创新价值创造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他们从掌握基础技能的新手,成长为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这套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成效显著。近五年,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累计获奖 150 余项,成绩斐然。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深受企业的欢迎和认可。这充分证明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望未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表示将继续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院将以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优秀人才为目标,为产业创新升级贡献力量,在职业教育领域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标签:
- 上一篇:热带果蔬原料制品领航者——田野股份积极拓展市场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