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筑巢引凤 打造聚才汇智共富聚集地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人才蔚,事业兴。
近年来,肃南县深入推进人才赋能工程,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诚心引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拴心留才,推动人才队伍量质齐升、产才融合提速增效、人才生态提档升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实践,正在牧歌肃南开花结果。
坚持党管人才,构建高水平人才格局
“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是党管人才的关键。肃南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政治引领与政策保障相结合,确保人才发展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等5类目标任务,系统谋划全县人才工作。科学编制并跟踪落实《肃南县2023-2025年人才发展规划》,强力推动“改革赋能”“引才汇智”“育才培优”“平台增效”“生态涵养”行动,为全县人才工作明方向、划重点、定目标。
发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中枢”作用,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出台政策、压实责任,跟踪督办重点任务,形成链条式责任传导体系,激活用人单位引才动能。通过构建1个领导小组统筹、18个成员单位推进、N个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1+18+N”矩阵式协同机制,实现人才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兵团会战”的系统升级。
肃南县委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我们注重提升人才政治认同感,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人才工作,定期研究人才工作,优化人才政策,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确保始终在党的领导下引才聚才。”
与此同时,肃南县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三年行动,逐步健全乡村人才培养锻炼、人才流动下沉、人才分类评价等制度,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专家问诊团·科技赋能肃南行等活动,积极引导6000余名人才建功一线、立业基层,深耕“肃味”品牌打造,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3个、“肃南马鹿”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县皇城绵羊育种场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场……
统筹一体发展,实现高质量人才供给
张掖中学与肃南一中集团化办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才培带、蒙医心身疗法康养体系建设和祁连山马鹿文化产业园牧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肃南县人才智力成果竞相涌现,这得益于无数专家人才的接续奋斗、实干创新。
引才聚才,优化人才“蓄水池”。2022年引进人才、四川阿坝藏族姑娘尕尔玛谈起为什么选择肃南时,如实说道:“肃南县在藏医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专业的医疗机构,选择这样一个藏医发展较好的地方,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像尕尔玛一样的事例在肃南不在少数。近年来,肃南聚焦教育、卫生等民生服务领域发展,采用用人单位自主引才、组团赴外引才等方式,全职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100余名,一批人才逐渐成为行业骨干。
柔性引才“为我用”。“在家门口就可以有兰大二院专家看病,不用再辛苦跑兰州的大医院了!”农牧民对本地医院的认可,也正是医共体的价值体现。2024年,兰大二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及兄弟县区派遣支医专家76人,指导带教手术50余例,培训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实现“1+1>2”的人才协同效应。
这只是一个缩影。肃南县大力实施柔性引才计划,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兰州分院、兰大草业学院、内蒙古阿吉泰等搭建政企产学研合作、资源共享互惠通道,通过技术指导、兼职服务、项目合作、咨询论证等方式,柔性引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专家人才50余名。
一系列的引才聚才举措,让肃南县的人才“蓄水池”始终活力满满。
育才兴才,跑出人才“千里马”。截至目前,通过举办乡村工匠技能大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以技能比武、以赛代育等方式培养发现人才200余名,不仅让优秀工匠脱颖而出,更激发了广大乡村工匠学知识、钻技能、增才干的热情。
“乡土人才”评职称,“土专家”脱颖而出。周裕是康乐镇大草滩村村民,谈起职称怎么评定?需要哪些条件?从事牛羊养殖十多年的周裕说到:“每年县上举办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研讨分享、技能操作等环节,考核合格后颁发职称等级证书,我是2023年被认定的初级职称。”
实现农民由“身份”到“职业”的转型,让农民有特殊身份。全县累计培育乡土人才2700余人,认定高级职称212人、中级职称531人、初级职称762人,411名“土专家”成为示范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创办人。该县采取乡村人才超市主培、产业专家站代培、组团式服务队跟踪培和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激励的“3+1”模式,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永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像周裕那样本地培养的“土专家”只是该县从“普通人”到“新农人”再到“兴农人”的一个缩影,还有安雪军、郎雪飞、潘小红、杨海燕、常小平、杜成峰等一批“能讲、能干、有技术”的“土专家”在不同产业领域中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产生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化学效应”。
同时,该县紧扣地域特色和发展优势,采取“需求发布+人才认领”揭榜挂帅模式,实施重点人才和青年人才项目,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奋斗精神和创造活力。紧盯产业需求优化人才供给,推动人才赋能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高效对接,围绕主导产业量体裁衣绘制“人才地图”,支持专业技术人才牵头重大工程项目、参与重点产业和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项目、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突出拴心留人,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修得梅兰性,招来雅士至。”肃南县坚持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作为“筑巢留凤”、激发活力的着力点,注重用待遇留人、服务留人、感情留人,将软环境做成硬实力,让人才来得放心、干得安心、留得舒心。
张秀山、李得杰等一批年轻人是2024年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录取公告发布后,上班后住哪儿成了他们最担忧的事情。了解到这一情况,县委人才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问题。据了解,2024-2025年,肃南县计划筹集人才过渡性住房69套、新增人才公寓72套,切实让人才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县委组织部定制了‘牧歌肃南人才服务卡’,为我们提供健康体检、免费康养、旅游优惠等‘亲情式’服务。”肃南县萨尔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首批县级优秀人才专家工作室领办人妥丽娜显得尤为高兴。“听说,今年还会激活线上‘肃才码’,让购房租房、子女入学、户籍办理等各项人才服务实现‘码’上就办。”
目前,肃南县已建立“牧歌肃南人才服务卡”制度,将108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纳入服务体系,配套落实购房补贴、项目扶持、教育红利等3类18项服务,打造精细化服务平台,链接26家单位企业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长期以来,肃南县建立以政府奖励为主导、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人才奖励体系,定期表彰业绩突出、贡献卓越的优秀人才,利用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等载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各类优秀人才先进事迹和工作实绩,选树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各条战线优秀人才,以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变“引凤来栖”为“引凤长栖”。
如今的肃南,呈现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磅礴之势,一座各民族共同富裕人才聚集地正在强势崛起。(肃南县委组织部 张卉)

标签:
- 上一篇:管生还管养,中钢网实力打造员工幸福感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