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旅客》纽约首秀:姬京璐以影像哲学重构公路叙事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0日,在纽约曼哈顿的艺术氛围中,由“梦图山”工作室主办的海外青年导演创作反馈会正式拉开帷幕。青年导演姬京璐(Jinglu Ji)携尚处于后期制作阶段的电影长片《金刚旅客》(Travelers Vajra)惊艳亮相,吸引了来自国际电影行业的制片人、影评人及学术研究者的目光,成为当日活动的焦点。
《金刚旅客》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极具创新性。导演姬京璐采用三段式叙事结构,打破公路片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将去人类中心主义等前沿哲学议题巧妙融入其中,构建出一个超脱于常规叙事逻辑的生命场域。在影像语言方面,影片运用超现实主义意象,将“纠缠”这一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符号。例如,通过独特的镜头设计与画面构图,让“因果律”以具象化的形态在银幕上呈现,实现了哲学思考与影像表达的有机融合。此外,影片中的空间元素,如电梯、旅馆、村庄等,并非单纯的故事发生背景,而是承载哲学思考的重要载体。姬京璐通过对空间的精准调度与艺术化处理,引导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于意识层面感受后人类影像的全新可能。
作为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导演,姬京璐此前的多部短片作品就已凭借独特的女性视角、诗意的影像语言和思辨性的叙事风格,入围第78届威尼斯电影节“聚焦中国”单元、第15届FIRST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30届芝加哥地下电影节、纽约Dumbo电影节等国内外重要影展,并在知名画廊展映,收获业界的广泛认可。此次《金刚旅客》作为她的长片作品,延续并深化了其对于哲学思辨与影像诗学的融合探索。影片有机糅合了欧洲艺术电影的思想深度与亚洲电影特有的空间美学,在超现实主义意象的创造性运用上尤为突出,由此建构出极具作者性的电影语言体系,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标识。
在影片放映后的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展开热烈讨论。影评人艾米莉・怀特(Emily White)评价道:“《金刚旅客》在公路片的类型框架下,大胆突破传统人类中心叙事的局限,为电影叙事创新开辟了新路径。”制片人迈克尔・陈(Michael Chen)则表示:“影片将东方智慧与国际化的电影语言完美结合,在全球电影市场对多元文化作品需求旺盛的当下,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梦图山”工作室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工作室长期关注海外华人青年导演的创作发展,此次举办创作反馈会,旨在为尚在制作阶段的影片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搭建国际合作桥梁,推动影片的海外发行。目前,《金刚旅客》 预计将于 2025年5月完成后期制作,届时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发行渠道,让更多观众领略这部融合哲学思考与影像艺术的佳作。(文: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 李金录 )

标签:
- 上一篇:六个核桃·读书慧捐资3000万点亮乡村学子阅读之光
- 下一篇:没有了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