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浙江遂昌:文化礼堂“活”起来 幸福生活“热”起来

2025-04-25 10:31:59 来源:信阳新闻网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走进浙江省遂昌县北界镇淤弓村,一座灰瓦白墙、焕然一新的文化礼堂格外引人注目。这座曾因年久失修被列为危房的建筑,在遂昌县烟草专卖局的倾力帮扶下,从勘测设计到施工落地,从功能规划到长效运营,政企携手、村民共建,历时半年,重建蜕变为集文化传承、便民服务、教育赋能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成为村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幸福坐标”,见证着老有所乐、幼有所学、民有所享的幸福图景。

破旧立新——从危房到“乡村会客厅”

曾经的淤弓村文化礼堂建于20世纪80年代,因年久失修,墙体开裂、门窗腐朽,雨天漏水、冬日透风,被村民戏称为“风雨亭”。“以前村里开会,大家宁愿挤在院子里,也不敢进礼堂。”村支书廖建祥回忆道。活动空间的缺失,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贫瘠,传统节庆无人组织,技能培训难以开展。

遂昌县烟草专卖局在调研中了解到淤弓村的困境,当即决定将文化礼堂重建列为重点帮扶项目。局领导带队多次入村考察,与村民代表座谈,倾听需求。“礼堂不仅要‘好看’,更要‘好用’!”村民曾水盛的呼声成为重建的核心原则。

新礼堂摒弃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以“实用、便民、可持续”为理念,建立了含餐饮服务区、文化传承区、便民服务区、教育培训区等多元空间的智慧礼堂。

多元赋能——让“一老一小”乐享其中

“以前闲着的时候不知做什么,现在经常来礼堂学养生,还能和老姐妹唠嗑,日子有滋有味!”村民刘奶奶笑着说。针对留守老人,礼堂常态化开设“健康养生课堂”,邀请县医院专家讲授慢性病防治、中医推拿、膳食搭配等知识。课堂结束后,工作人员还会为老人免费测量血压、发放健康手册。此外,戏曲角常年开放,银发族们在此重拾生活乐趣。

寒暑假的淤弓村,总能看到一群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进文化礼堂。这里是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遂昌县烟草专卖局组织志愿者开设作业辅导、趣味科学实验、美术手工等课程。12岁的留守儿童小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因沉迷手机成绩下滑。参与假期课堂后,他喜欢上了做手工。“这里有老师教知识,有小伙伴一起玩,比在家开心多了!”小浩的转变,是礼堂赋能“一小”的生动缩影。

图为“香溢”志愿者在文化礼堂开展暑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礼堂不仅是“一老一小”的港湾,更是全体村民的精神家园。春节办“村晚”、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会,传统节庆活动场场爆满;农技专家开设茶叶种植、电商运营课程,累计培训村民500余人次;广场舞队、腰鼓队、合唱团自发组建,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乡村文化焕发新生机。

以文化人——从“崇学”沃土到文明乡风

步入礼堂,“崇学向善、务实守信”标语熠熠生辉,传递着村庄崇德向善的价值观。墙面上还设有励志廊、民俗廊、文化廊等,角落书架陈列农业科技、文学历史等书籍,村民可免费借阅。淤弓村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家风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激发村民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

图为村民在文化礼堂观看“村晚”。

遂昌县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蔡芳晖表示:“文化礼堂是乡村文明的载体,我们将继续深化结对帮扶,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淤弓村发展的‘硬支撑’。”未来,这座礼堂将继续见证村庄的蝶变,书写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动人篇章。

从“输血”到“造血”,从“塑形”到“铸魂”,淤弓村文化礼堂的重建,是政企携手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这里,文化生根发芽,幸福悄然绽放,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风美的画卷正变得愈发清晰。(陈矫捷)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文章投诉邮箱:291 3236@qq.com

标签: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