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记者探访我市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生活区

2020-02-07 13:08:57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8e5b062eafbf4d9dbc2d420992947790.jpg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 凯 

一身白大褂赋予了他们能量,肩上的责任让他们忘却了畏惧。

他们说:“脱下白大褂,我们的身份是丈夫、是妻子、是儿女、是父母,也是一位位平凡的普通人。”

他们说:“吃住的还不错。”

他们说:“困难都能克服。”

他们说:“我们一切安好。”

他们说:“相信党和国家,病毒并不可怕,我们能治愈。”

一句句平淡的话语背后,都是轰轰烈烈的生死对抗。面对挑战,他们全力以赴,以最美的行动,汇聚抗击疫情的强大暖流。

2月6日下午,记者进入市第五人民医院二号楼,乘坐电梯直上到四楼,这里就是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隔离病房。隔离病房包括生活区、工作区、污染区3个区域。由于医用物资的匮乏,记者只能止步于生活区内进行采访。

踏入第一道防护门,换上已经消毒后的医用拖鞋,便来到了生活区。这个生活区原本是医院感染科医护工作区,现在临时改造成生活区。大概50平方米的生活区内,里面住了8位医生、15位护士。平均年龄到不30岁,大多数都是90后。

走在生活区的走廊里,除了消杀后的味道,能够明显感觉到的,就是这里氛围非常严肃,每个人都严阵以待。为了控制传染风险,一线医护人员在参战的那刻起,便要24小时留在医院,工作之余只能在指定区域生活。

生活区一共6个“宿舍”,上下通铺,最大的“宿舍”里住满6个人,最小的“宿舍”里住了4个人。有的“宿舍”还是两位护士挤在一张狭小的床上。这里的医护人员自进入未再踏出这里半步,吃住都在这里“解决”。已经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战斗了10余天。

12240ca9dfa4496588ea957e55450215.jpg

记者注意到是靠近走廊的长条桌子上放置的一堆盒饭。下午3时,很多盒饭还一动未动,袋子上写着“医生加油”。这是因为,一批医护人员还没有下班,得从隔离病房里出来才能吃上饭。

在生活区通往工作区的走廊里,这里放着医护人员刚刚洗完的医护用品和医护用衣,由于长时间接触不到阳光,每天只能靠室温把衣服晾干。

9513ffabdc264bc1853822c488080173.jpg

“每天脑子里的事就是诊治病人,从污染区到工作区再到休息区,‘三点一线’,吃饭、工作和睡觉都在这里。”市第五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第一隔离病区护士长、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倪荣对记者说。

倪荣告诉记者,家人很支持她的工作,不会主动打电话给她,怕影响她的工作和休息。闲暇时间会跟2岁的女儿通电话,可是一忙就会忙到深夜,女儿那会儿已经入睡。

“每次通视频电话,只要知道彼此平安就好。”倪荣说,很感谢家人的贴心,当初奔赴一线时,没敢和家人说太多,后来家人虽然知道了她在一线工作的危险,也只是叮嘱她工作时,一定要细心。

“直到现在,我们的医护出病房后,摘下口罩时脸上都会有一圈很深的红印。”倪荣说,脸被勒红,手被手套闷得发白破皮,是一线医护人员们的常态。

当记者请她和家人说点啥时,她有点哽咽地说:“我现在有些激动,就希望家人都身体健康!”

微信图片_20200207092611.jpg

在洗漱间旁,有几名女护士正在理发。看到记者给她们拍摄,一名护士笑呵呵地说:“我们也是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剪掉了心爱的秀发。”

当记者询问她们的名字时,几位正在剪发的护士说,我们都工作在疫情一线,您就写一线护士就可以啦。简单的几句话展现了疫情一线护士的优秀品德,为了工作舍去了美丽的秀发,而旁边的“宿舍”就是她们放弃假日工作在一线的“家”。

“因为有需要,所以我就过来了。听到这个病的时候就想过来了。避免它传染得更多,想把病人治好。都没有告诉家里面的人,就尽我一份能力吧,希望那些病人快一点好。希望这个疫情早点过去。”一名护士对记者说。

103db7b641ed4b1cbd43054cc2908001.jpg

据了解,病人收治初期,需要频繁地取一些标本,抽血、取痰、咽试纸的采集等工作都由护士来完成。医护人员实行三级防护,全身穿防护服,戴口罩、面罩、鞋套、手套……穿戴整齐后,操作取样工作就比较费力,他们每次进去工作完都会浑身湿透。

“医者,就要无所畏惧,战胜疫情。虽然眼前困难重重,但我们一定能赢!”倪荣和“战友”们相互打气。

记者在现场也采访了刚刚从工作区出来的医务人员,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科副主任医师王坤介绍了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据介绍,为了尽量避免上厕所,上班前都不敢多吃食物,更不敢喝水,一天天地工作,都毫无怨言。“都习惯了。”王坤笑呵呵地说。

“确诊患者现在负压病房里接受治疗。当病例确诊后,我们用专门的负压救护车将患者直接送至里面的隔离区,转入负压病房。”王坤介绍说,负压病房是针对传染性疾病专门设置的隔离病房,因配备了特殊的装置,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但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不会泄露出去,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机会。

“在负压病房工作的医护人员非常辛苦,整个病房处于低气压状态,加上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全身穿戴防护设备,人待在里面呼吸阻力很大,也不能喝水、上厕所,因此,治疗组必须4小时一轮换,以便救治人员休息、恢复体力。”王坤说。

97b58b04054948a59c1d22fa75519722.jpg

他们常常被称作“天使”,是因为他们一次次地与病魔进行抗衡和较量,责任让他们变得勇敢,又让他们无比坚定。他们在面对疫情的召唤时,爆发出无比强大的战斗力。没有人生而勇敢,只是因为有人需要,他们便选择了逆流而上。其实他们比谁都懂得在这场“战斗”中所面临的危险,但是,他们却选择逆行而上,守护患者。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