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在信阳引起强烈反响

2019-09-25 09:01:14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 炜 时秀敏 李 海

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调研时,现场观看了一段由光山花鼓戏演员张秀芳、方应亮自编自演的新编花鼓戏《中办扶贫到光山》,并带头鼓掌,嘱托大家,“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连日来,信阳文化战线尤其是基层长期从事非遗文化保护的同志备感欢欣鼓舞。

信阳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原文化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全市3000多个行政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建成,各种民俗文化节层出不穷,“非遗+旅游”双轮驱动效果明显,众多传统村落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加快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大红色遗址、历史遗迹、古村古建等保护性开发力度,鼓励发展民间艺术团体,时不我待。”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方忠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把文化牌擦得更亮!

方忠贵表示,下一步要打好“惠民生”“出新招”“求实绩”组合拳,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引导优质文化资源下乡,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要探索茶旅融合、“非遗+研学+旅游”等复合发展路径,引导旅游业转型升级。利用传统村落固态资源和乡村工匠人力资源,就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

信阳被誉为“歌舞之乡”,有山歌、号子、田歌、灯歌、小调等各类民歌1000余首,花伞舞、狮子舞、春牛、竹马舞、龙灯、火绫子等民间音乐舞蹈80余个舞种,地方小戏有皮影戏、花鼓戏、嗨子戏、灶戏、地灯戏等,民间音乐与舞蹈形式十分丰富。

“总书记来到信阳,对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提出了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将履行好高校老师服务地方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承担起地方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之责任,有效地为地方建言献策,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和舞蹈学院教授郭德华十分关注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他认为,根植于信阳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豫南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信阳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一名文化工作者都有责任传承、创新、发展好传统文化。

光山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司马光故居等文物遗址,花鼓戏、舞龙舞狮、民俗婚礼、玩旱船等民俗资源丰富。

光山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章异介绍说,该中心承担花鼓戏传承中心的组建任务,为助力脱贫攻坚并宣传光山茶产业,创作了花鼓戏《茶园新曲》,排练后演出四十多场。组织复排《假报喜》《顶椅》《夫妻观灯》等传统戏十几个,每年开展公益性演出都在五十场以上,对外文化交流十几次,有力推动了光山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基层文化战线的党员,我和同事们经常深入乡村,与非遗直接对话,用镜头记录非遗的传承,用情怀释放传承人的艰辛。虽然辛苦,但我们为自己能做最贴近非遗项目的文化孺子牛而自豪。”章异说。

“江淮皮影出罗山”。皮影戏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国有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多个流派,而河南皮影戏则以罗山皮影戏为代表。

目前,罗山皮影戏有58担箱,分布在全县各个乡镇,长期从事皮影工作的艺人有400多人,演出团体之多、从业人员之众,在全国地方小戏中亦不多见,构建出具有豫南特色的皮影戏“最有代表性的阵容”。

72岁的陈光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罗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50多年来,他爱戏如命,在非遗传承的路上孜孜以求,不断尝试创新和改良,对罗山皮影戏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于罗山皮影戏的传承,陈光辉有着很多的思考,“非遗传承不仅是传承人的事儿,也是全社会的担当,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该是‘活态传承’,而不是‘静态陈列’。罗山皮影戏非遗保护也应该更多地在‘活态传承’上着力。”

新县宏桥小学音乐老师陈卉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近年来,她所在的新县宏桥小学非常重视信阳民歌的传承,成立了民歌社团,孩子们会唱很多有代表性的民歌。学校还申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传承信阳民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民歌是最受乡亲们欢迎的节目,事实证明,民族文化、本土文化才是大家最喜欢的文化。”陈卉向记者介绍说,她家几代人都唱民歌,一大家子十口人都是乡村歌手,家中五姊妹还一直活跃在乡村的舞台上,“我觉得我所坚持的民歌之路,不仅仅是传承我的家风,做信阳民歌的表演者,更在做信阳民歌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将信阳民歌发扬光大!”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