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报晓论坛|治理红包腐败还须久久为功

2016-02-15 09:16:00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作者:胡锦武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早在春节前,一些地方纪检监察部门或发布红包治理战果,或通报违规收受红包典型案例,以期正风肃纪、以儆效尤。其中,仅江西通报的数据,自2013年9月开展红包问题专项治理以来,全省三级廉政账户共收到违规收受红包2亿多元。

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红包问题由来已久,既是腐蚀执政党肌体健康的“脓包”,又可能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炸药包”。为此,中纪委节前发出“廉政红包”,提示党员干部春节期间“八条禁令”,违规收受“红包”问题就赫然在列。

“廉洁不廉洁,关键看年节”。对一些党员干部来说,过节就像“过关”,节可能好过,“关”却不好闯,种种红包很容易打着拜年的旗号卷土重来。随着各地纪检监察部门执纪越来越严,一些人就用起微信红包、电子礼品卡等时髦手段,此类红包腐败藏得实、捂得严,还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加以惩治。

小手一抖,红包到手。如今,“互联网+红包”的方式为行贿受贿提供了很大便利。比如,加个微信好友,红包交易瞬间就能完成,二者无须面对面,既少了尴尬,也少了繁琐;另一方面,网上支付不易暴露,一些人为此和纪委禁令玩起了“躲猫猫”,给监督、举报增加了难度。

除恶务必尽,斩草需除根。治理红包腐败既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须严明纪律,警钟长鸣;也是一项年节间的突发性工作,须对症施治,求得实效。要加强部门合作,破除技术障碍,严查各种红包腐败,真正让行贿人和受贿方无处藏身。

编辑:@郑琦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