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夏季治“夏病”需正气水 常用辛凉清解法

2016-07-06 20:03:38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广州)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夏季治“夏病”需正气水 常用辛凉清解法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由于气温和环境影响加之自身体质较弱容易患上不同症状的疾病,多出现中暑症状,不同程度的头昏,肢软乏力、多汗、发热、口干,食欲不振,甚则大便溏泻,腹痛不适等。令人们在夏季往往表现出多种不适,因此,我们要提醒大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另外,要常备有解暑的正气水等。

出现以上症状,主要由于人们体质虚弱无法抵抗夏季炎热的高温,又加上饮食的不节常有食欲不振情况出现,导致体能较差,身体虚弱血虚等情况,出现脾胃不和。还有就是夏季天气长,晚上睡眠时间短导致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造成人们容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治疗夏季疾病应辨证,但病因单纯,可统称之为“夏病”。

治疗“夏病”,症在上焦,用辛凉清解法,常用竹叶、连翘、薄荷、栀子、沙参、荷叶、藿香、佩兰治之。病在中焦,以醒湿健脾为主,常用滑石、白豆蔻、陈皮、半夏、藿香、川厚朴、茯苓、神曲等品。病在下焦,可温行祛寒,药用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滑石、木通等品。

此方有清暑益阴,疏导三焦水道,健脾利湿,调和肠胃的作用。方以藿香、荷叶、佩兰,芳香化湿,去暑湿而疏腠理;滑石、茯苓味淡可渗湿利小便,使湿从小便而解;太子参益气扶正;黄芩苦寒以清热解毒;麦冬、甘草生津养阴;菊花平肝以清头目;苍术祛湿健脾;白豆蔻化中焦湿浊以醒脾;神曲消食健脾,以运中宫。热甚加金银花、连翘;呕吐加半夏;泻痢加黄连;腹胀加大腹皮、枳壳;咳嗽加杏仁、桔梗。

治疗“夏病”虽病因单纯,但也以辩证治疗,分清虚热之症,在饮食、生活中多加以调理,方能药到病除。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