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超八成受访者 对换脸APP泄露个人隐私很在意

2019-09-11 16:23:04 来源:新京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前几天,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在朋友圈刷屏。用户上传自拍,就可以把多部经典影视剧主角的脸替换成自己的脸。但在走红的同时,人们也对AI换脸技术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产生了担忧。9月4日,工信部约谈涉事公司,要求其依法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

  该如何看待应用软件用户隐私安全问题?本期“京报调查”(新京报与清研智库联合推出)展开调查。

  ■ 旁边评论

  创新要以尊重用户权益为前提

  “如果您把用户内容中的人脸换成您或其他人的脸,您同意或确保肖像权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脸照片、图片、视频资料等肖像资料中所含的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权,以及利用技术对您或肖像权利人的肖像进行形式改动。”

  这样的用户协议实际上是要求用户将自己的肖像资料完全让渡出去,显然已涉嫌侵犯用户的个人信息隐私,况且,不同于一般的个人信息,人的面部识别信息更敏感,这就意味着,与其相关联的身份证明、金融账户等也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用户协议做成“霸王条款”,引起舆论反弹也是必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监管回应舆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此次“ZAO”从火爆到被约谈下架,只有短短三四天的时间即为例证。

  但要从根本上避免此类事件发生,还需要形成长效机制。除职能部门的监管外,有必要及时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严格的惩处机制,倒逼企业加强自律。

  市场欢迎科技创新,但创新必须以遵守法律规范为前提。任何不尊重用户权益、试图打法律擦边球的创新,注定不会长久。毕竟,“愿意用自己隐私换便利”的人只是极少数。

  □井彩霞(媒体人)
编辑:@王海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