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发展智能网联亟待全产业链创新

2019-07-16 17:36:3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智能网联汽车遥远吗?从自动驾驶迟迟难以落地来看,似乎非常遥远。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的不断成熟,部分汽车电子业务悄然从传统红海驶入新蓝海,汽车成为智能网联新终端的时代又似乎扑面而来。

  “汽车电子——下一个可能超越苹果的产业链!”,“迎接智能网联大爆发”,自2018年年底工信部印发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后,一篇又一篇的行业研究报告写满了对前景的憧憬。

  发展智能网联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可谓“天时地利”,背靠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现代汽车产业经过数十年向发达国家学习的积淀,抓住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兴技术,或许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实现超越。


  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为开发智能网联汽车打开了想象的空间。十数亿网民的大数据,多如牛毛的各种互联网应用,甚至国人乐意接受新技术新应用的开放态度,都是国内汽车业实现智能网联独特的优势资源。

  不过,在现实中,发展智能互联汽车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亟待全产业链创新。行业上游的核心技术仍然以外资公司为主,国内企业研发压力很大,需要人才储备及社会资本的支持。去年,汽车电子企业业绩出现分化趋势,缺乏自主创新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销量下滑,而像航盛电子这样每年投入销售收入10%以上用于研发的企业则逆势增长,抢先布局的车联网业务增长了28%。

  其次,智能网联汽车是集成创新,也是跨界创新,需要多行业、多部门的协同合作。它不仅仅是从纵向上把汽车作为载体带动制造业发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更是需要在横向上联合不同的行业,电子、通讯、互联网、人工智能、汽车零件制造等等,意味着构建全新的产业逻辑和体系,对于道路基础设施乃至交通法规等配套系统也提出了挑战。

  与电脑手机等终端不同,汽车作为移动的网联终端,要连接道路、人、交通设施等等,安全驾驶和精准操控的要求很高,既需要深耕行业数十年的积累,也需要以精益制造为导向的生产流程与管理创新。

编辑:@王海涛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