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信阳市平桥区发展“围城经济”助农增收

2016-12-13 08:25:00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新闻网12月13日讯(记者 刘国启 通讯员唐媛媛 何泽垚)记者昨日获悉,今年以来,平桥区委、区政府依托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围城经济”,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也帮助部分农村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种养围着餐桌转。平桥区抓住城乡居民餐桌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品质型”“绿色型”转变的契机,帮助农民准确分析、把握市场行情,同时,鼓励农民大力发展名、优、特种植养殖产业。明港大丰收合作社是一家集蔬菜生产、生态休闲观光、农产品深加工等于一体的高科技专业合作社。该社流转土地3000余亩,参与农户300余户,所种果蔬均使用有机肥料,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生产规范操作。该社日产供应市区蔬菜近500公斤,日产外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蔬菜近450公斤,解决了当地130名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

生意围着市场转。“现在城里人都选择乡村游,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为农业生态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平桥区彭家湾乡党委书记李梦远介绍。着眼于这一市场需求,该乡结合当地气候、植被、土壤等条件,先后引进华湘生态红提采摘园、帮特生态产业体验园等,带动了8个村,1000余名农民摆脱贫困。“以帮特生态产业体验园为例,平均每天用工200人左右,每人月平均工资在1500元以上。这既促进了园林产业发展,又有力推进了产业扶贫事业,让农民多渠道增收。”帮特生态产业体验园总经理鼓金翔说。

郝堂蓝莓、彭家湾和洋河红提、肖王玫瑰、龙井螃蟹、长台双孢蘑菇……截至目前,平桥区已打造出优质稻米、蔬菜、水产品、花卉苗木等8大产业集群,发展家庭农场268家,农民合作社586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光锁定在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和精神需求上,通过“围城经济”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