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我们信阳人|汪中禄:打造生态庄园新范本

2016-11-23 10:35:17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新闻网11月23日讯(本报记者 刘 方)原生态养殖、特色种植,相信有过生态园观光经历的人都会留下这样千篇一律的印象。然而近日记者在新县沙窝镇盛龙山庄采访时,却看到了生态庄园的另外一种循环发展新模式,也感受到了创办人汪中禄依托家乡山水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责任与担当。

在汪中禄心里,家乡沙窝镇是个风水宝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商贸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家乡需要我们建设,而不是等着我们回去养老。”带着这份决心,2013年,在外打拼多年且已有成就的汪中禄回乡创办了盛龙山庄。他在政府的支持下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植苗木花卉两万多棵,养鸡养羊,新建鱼塘,铺设水泥路,安装路灯,解决养殖的用水难题。一切看似进展顺利,可“酒香也怕巷子深”。山庄运行了两年,特色农产品丰收却销路平平。

“生态农庄应该根植本地优势,循环发展更该拓展思路。”悟出这个道理,汪中禄又起航了,这一次,他劲头更足。新县是革命老区,家乡沙窝镇又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这一点,汪中禄带领乡亲们以发展红色旅游为突破口,采用农户入股的模式,开始筹建红色旅游商务厅、乡村木屋休闲厅,并与多地旅游部门合作,把游客“请进来”,弘扬红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依托惠民登山步道建设项目,改建山庄道路,增添便民公益娱乐设施,让山庄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

留得住山水,见得到效益,富得了乡民。利用国家光伏扶贫项目落户新县的大好时机,汪中禄充分利用生态园周边荒地建起太阳能光伏停车场、光伏养殖区、光伏种植区、光伏庭院棚、光伏小型发电区,不仅节省了能源,保护了环境,满足了山庄用电,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初冬的盛龙山庄依旧生机勃勃,这种生态庄园发展的新模式定会兴一方山水,富一方百姓。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