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平桥区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局面

2015-01-28 08:52:13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本报讯 (绕学立)去年以来,平桥区区委、区政府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突出兴水为民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坚持早宣传、早发动、早动手,通过念好“四字经”,不断开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新局面。

坚持一个“恒”字。平桥区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是全市六大干旱片之一,“等雨播种、靠天吃饭”的现象依然存在。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该区区委、区政府始终把农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业增效的“头号工程”,持之以恒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开展了“兴水杯”竞赛活动,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同时,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投入的有利时机,积极争资跑项,争取国家政策性水利项目资金近亿元,先后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小农水重点县等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该区连续9年夺取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5年荣获“信阳精神杯”,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突出一个“实”字。平桥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始终秉承“实际、实用、实干”的原则。一是实施目标考核。该区将农建工作纳入区政府综合目标考核,详细制定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验收评分细则》,由区政府派出工作组,对照评分细则,对各乡镇农建工作进行考核、打分和排名,区政府根据排名结果实施奖惩。二是科学编制方案。该区根据各乡镇、地域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农建实施方案,采取宜井打井,宜塘挖塘,宜站建站等措施开展农建工作,突出实用。三是全面督导检查。该区农建指挥部下设两个督查组,每组抽调专人,调配专车,深入现场,对该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导,截至目前已完成区级农建督导检查4批次,督导覆盖率达100%。四是严把工程质量关。该区水利部门派出技术人员,常驻工程一线现场指挥,严把材料、施工等各个环节,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力争把每处水利工程都建成惠民工程,坚决不做形象工程。

体现一个“舍”字。一是重奖先进单位。该区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以奖励农建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和为水利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区直单位。二是提供财政补贴。区财政对农民自建小型水利工程实行财政补贴,其中对新打抗旱机井按深度每米分别给予75元-125元的补贴,仅2013年就发放打井补贴345万元,近3年累计发放打井补贴1000余万元,受益农户1800余户;基层乡镇也出台了奖补政策,如明港镇对农民整修坑塘实行补贴,按容积每座分别补助3000元-1万元,去年该镇共拿出220余万元,鼓励农民打井建站、清淤坑塘、疏浚沟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是吸纳社会资金。该区利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这一契机,出台了“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民间实施小农水建设的热情高涨。截至目前,该区共吸纳社会资金2460余万元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改造塘坝126座,打配机井96眼。

力求一个“新”字。平桥区创新农建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建工作的新路子。一是设立农建“主战场”。该区每年在东西两大岗分别选定一个乡镇作为农建“主战场”,并从人、财、物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力求通过这样的示范点,每年打造一批农建精品工程和样板工程。二是实行帮扶援建制度。该区独创了帮扶和援建水利工程制度,实行处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办法,区处级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和区直各单位与乡村结对子、一帮一,任务不完成,帮扶和援建责任不脱钩。去年该区处级领导干部和区直单位共筹集资金486万元,援建水利工程78处,历年来共筹集援建资金4200余万元,累计援建水利工程690余处。三是创新工程管护机制。为积极探索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的新模式、新路子,该区坚持试点先行,对小型水库、机井、泵站、灌渠和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明晰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采取宜包则包、宜租则租、宜卖则卖、宜股则股等办法,明确了小农水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盘活了水利资产。

截至发稿,平桥区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累计完成土砂石方358万立方米,投入工时192万个,完成投资16500万元,共整修清淤渠道130公里,整修改造大塘240口,打配机井130眼,修复水毁工程44处,整修电灌站21座。

编辑:@远强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