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光山县数千出生人口难以上户口

2015-01-23 15:09:59 来源:信阳新闻网-信阳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消息(记者 张 勇 首席记者 张方志)通常情况下,孩子一出生,家长便会为孩子上户口,开具出生医学证明是卫生部门的事,上户口是公安部门的职责。然而,光山县数千出生人口因为没有办理出生医学证明,至今无法上户口。好在经过有关部门协商,这一难题已经得到处理,符合条件的出生人口都可以办理入户。

投诉

上个户口咋就这么难

1月20日,本报记者接到光山县仙居乡街道居民林先生的投诉信。他在信中写道:我有一个小孙女,现在已经一岁多了,户口至今没上成。小孙女2013年10月16日在光山县人民医院出生,有县医院的出生医学记录、新生儿预防接种信息登记表、住院分娩证明、医院诊断证明、产科入院记录、剖宫产手术记录、结扎证明等手续,也有孩子父母的结婚证、身份证。具有这么多材料,为什么就上不了一个户口?

林先生说,他拿着材料到仙居派出所给孙女上户口,户籍警让去做亲子鉴定,有了亲子鉴定才能上户口。让他想不明白的是,明摆着的事实,为什么非要做亲子鉴定才能上户口呢?他向户籍警问原因,户籍警说,如果能拿来出生医学证明就不用做亲子鉴定也能上户口。

于是,林先生拿着一包材料去找县人民医院开具出生医学证明,县医院让他去找县妇幼保健院开具,而县妇幼保健院说已经停办,又叫他去找县卫生局,可是,县卫生局又叫他去找医院。就这样推来推去就是开不了出生医学证明,户口还是上不了。

调查

数千出生人口难上户口

21日上午,本报记者前往光山县仙居乡见到了林先生。他向记者出示了孩子出生的相关材料,唯独没有出生医学证明。

随后,记者到仙居派出所了解情况。“为防止被拐骗儿童上户口,公安部门作出规定,新生儿上户口,家长必须出具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无法提供出生医学证明的,上户口时要做亲子鉴定。”仙居派出所的蔡所长向记者解释说。

蔡所长强调,像林先生出示的相关医院材料,其他人通过关系也可以弄到。因此,医院的材料并不能最终确定孩子是否是父母亲生的,而出生医学证明才是权威的证据。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光山县妇幼保健院。在该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科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3年以前出生的人口,现在办不了出生医学证明,让记者到县卫生局了解情况。记者到县卫生局时,该局正在开协调会,会同公安部门协商没有出生医学证明人口的上户口问题。该局妇社股股长汪建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群众办证意识淡薄,加上超生人口众多,从1996年至2013年年底,初步预测全县有几千人因没有出生医学证明而无法上户口。

“为解决群众上户口问题,2013年至2014年4月,我们已经为一万多名出生人口办理了出生医学证明。”汪建和说,2013年以前,由于该县具有接生资质的医院较少,凡出生人口凭接生资质医院开具的相关材料,统一在县妇幼保健院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从2014年1月1日起,出生人口在出生医院就可以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汪建和表示,该县1996年至2013年出生的人口,已无法办理出生医学证明,但在县公安局、卫生局的协调下,可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户口。

说法

公安卫生部门已出台通告

没有出生医学证明难道就无法上户口了吗?采访时,该县卫生局办公室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县公安局、卫生局联合出台的通告。通告显示,为解决全县未入户儿童的入户问题,经县公安局、卫生局依据有关政策协商,并报县政府同意,凡在该县1996年1月1日后至2013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儿童,入户条件如下。

一是在医疗机构出生的儿童,提交下列材料,公安部门可直接办理户口。即新生儿父母双方身份证、新生儿父母结婚证、分娩医疗机构分娩记录及病例复印件并加盖公章、所在村委会证明并加盖公章。

二是不在医疗机构出生的儿童、不能完整提供以上材料的,应在公安部门指定机构做亲子鉴定。凭亲子鉴定结果以及村委会证明,经公安部门核实后再办理入户。

“今天会议过后,我们将组织人员在全县开展广泛宣传、入户调查,澄清未上户口人员底数,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口,都可以办理入户。”汪建和说。

编辑:@远强 投稿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