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新闻网3月15日讯(记者 马保群)3月14日下午,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督促、再落实、再推动。市委书记郭瑞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在吃透精神、结合实际、创新突破、合力攻坚上狠下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国栋、方波、李湘豫、焦豫汝、王乐新、李水、尚邦君等在家的市级领导出席会议。
郭瑞民强调,要在吃透精神上狠下功夫。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作出新部署,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新目标,明确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方略;省委要求,对贫困县实施分类分期脱贫管理,省定贫困县在2018年以前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在2019年前实现脱贫。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强化措施,坚定信心,下定决心,真正用心,确保如期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
要在结合实际上狠下功夫。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全面摘掉贫困帽子,必须结合实际,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因地制宜实施扶贫开发,全力推进精准脱贫。要围绕“扶持谁”精准识别,真正做到脱贫底数要清、脱贫措施要清、村支书心里要清、帮扶责任要清、脱贫轨迹要清。要围绕“怎么扶”精准发力,按照中央“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和省委“五条路径”、“五项举措”、“五大保障”的部署,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核心,扎实推进转移就业扶贫、特色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救助保障扶贫五轮驱动,立足信阳实际,突出信阳特色,以整村推进、整村脱贫为平台,按照《脱贫攻坚指挥部1号令》明确的脱贫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要围绕“谁来扶”明确责任,强化市负总责、部门配合、县区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共同实施好“四结对”和“四协同”帮扶脱贫行动,真正使扶贫开发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要在创新突破上狠下功夫。要把创新作为关键动力,探索更加有效的精准脱贫路径和方式方法,使各项脱贫举措务实管用长效。要创新工作机制,借鉴外地经验,市县两级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抽调专门人员,充实配强扶贫开发工作力量,全面提升扶贫干部队伍能力水平。要创新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基层的能动性创造性,积极探索更符合本地情况的脱贫机制和脱贫方式,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扶贫。要创新考核评价,强化对市直单位、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扶贫干部的考核评价,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加强督查,对扶贫开发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要坚决处理,严肃问责。
要在合力攻坚上狠下功夫。要强化责任担当,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好脱贫攻坚战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地见效。要汇集各方力量,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作用,运用行业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抓产业、强保障,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培育壮大参与主体,大力倡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全社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要提升能力水平,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扶贫开发攻坚各项工作之中,把脱贫攻坚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认真履职尽责,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郭瑞民最后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市委副书记刘国栋宣读了《信阳市脱贫攻坚六项任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湘豫介绍了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和河南省兰考县脱贫开发工作经验和做法;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水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到光山县调研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光山县介绍了本县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切实抓好“一号民生工程”
不畏艰难,乘势而上,市委、市政府将脱贫攻坚列为我市“十三五”期间的“一号民生工程”。为此,市脱贫攻坚指挥部下了一道令、部署六项任务,确保精准脱贫。这不仅符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而且切合信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全市上下必须高度重视,积极作为,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四个河南”建设再作新的贡献。
“一号民生工程”事关大局,不仅关乎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乎信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数亿中国人甩掉了贫困帽子,但中国的扶贫仍然面临艰巨的任务,信阳也不例外。作为革命老区,信阳是国家第一批扶贫开发地区之一。“八七”扶贫攻坚期间,信阳10县(市)中,就有国家级贫困县7个、省级贫困县2个。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要求,我市识别登记贫困人口、贫困村均占全省的十分之一以上。任务艰巨,时不我待。为此,我市按照弯道超车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年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确保2017年前实现全市70%以上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019年前全市贫困人口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样,我们就能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脱贫需要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信阳市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扶贫方式方法,探索出了一定的有效做法。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精准扶贫对象由区域转到家庭和人口,简而言之,就是针对不同贫困地区或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精确管理的方式,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让人民群众拥有获得感。
扶贫攻坚,党心所向,民心所依。我市作为革命老区、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又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扶贫联系点,要勇于担当,持续求进,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按照《信阳市脱贫攻坚六项任务》的要求,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革命老区第一民生工程,精准识别做到“五清”,认真实施“四结对”、“四协同”脱贫帮扶行动,坚持把扶贫与兜底同步展开,全力支持县(区)脱贫攻坚,不断强化“四级书记一起抓”责任制。因此,我们要在吃透精神上狠下功夫,要在结合实际上狠下功夫,要在创新突破上狠下功夫,要在合力攻坚上狠下功夫,要把严的要求、实的作风贯穿到扶贫开发攻坚各项工作之中,把脱贫攻坚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努力开创攻坚新局面。
军令如山,天道酬勤。贫困并不可怕,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就能克服困难,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共同走向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明天。(本报评论员)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