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红薯飘香脱贫路

2019-12-09 15:25:30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12月7日,冬日暖阳下,商城县长竹园乡关门河村贫困户周歧生家庭院里“万条垂下白丝绦”,一排排晾晒的红薯粉条让人赏心悦目。

“预计今年可以加工红薯粉条2万多斤,按现在13元一斤的市场价,毛收入近30万元。”见笔者来访,正在指挥工人加工粉条的周歧生笑呵呵地介绍道:“这可是咱村群众的脱贫粉、致富粉啊!”

周歧生一家是关门河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原本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因为一双儿女相继进入高中学习而家庭经济捉襟见肘,加之女儿有听力障碍、母亲年事已高,2014年被认定为贫困户。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多亏了扶贫干部!”周歧生告诉记者,县乡为其量身定制帮扶计划,一双儿女得到教育扶贫资金帮扶,女儿免费配备了助听器,享受到低保和残疾人“两补”政策,为其解决了后顾之忧。

周歧生会做手工粉条,扶贫干部就支持他扩大红薯种植规模,免费提供红薯苗和技术指导,手工红薯粉条很快被抢购一空,2016年周歧生一家高标准脱贫。

在县乡干部的鼓励下,周歧生决定大干一场。2017年,他流转了周边群众的30多亩荒坡地,引进种植高淀粉含量的脱毒红薯,当年红薯丰收,亩产均在6000斤以上,加工红薯粉条2万多斤。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对于连村子都很少出去的周歧生来说,这么多的红薯粉条卖给谁?

让周歧生没想到的是,该县农业农村局的扶贫干部来了,他们介绍的客户一次就采购了几千斤,并且因为粉条品质好,还达成了长期购销意向;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的扶贫干部来了,在他们的推介下,周歧生家的红薯粉条摆进了市里的超市。当年,周歧生一家的纯收入达到10多万元。

红薯飘香致富路,周歧生的干劲越来越足。如今,周歧生牵头成立了关门河村鑫隆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购了拖拉机、红薯清洗机、打粉机,安装了小型冻库,并准备利用红薯秧、红薯渣发展生猪养殖产业。

“周歧生不仅实现了自家的脱贫致富梦,还通过生产用工等帮助周边贫困老乡实现了增收。”关门河村村干部周歧山指着正在晾晒粉条的一名老乡告诉记者:“这位纸棚村的老张是个聋哑人,生产时就被周歧生叫过来帮忙,管午饭,去年工资领了5000多元。像他这样常年务工的有六七位。”

据了解,在周歧生的带动下,关门河村的红薯粉条加工户从过去的周歧生一家,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家,红薯粉条产量在1000斤以上的达到10家,乡亲们红薯产业脱贫路越走越宽。(杨绪伟 曹良刚)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