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亲朋好友来借钱要谨慎 民警揭秘冒充熟人诈骗“套路”

2019-11-29 09:50:03 来源:信阳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冒充熟人诈骗.jpg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依钒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电信诈骗骗术层出不穷。昨日,记者从我市公安部门获悉,近期冒充熟人类诈骗多发,民警揭秘常见的几类“骗术”,帮助市民识别“花招”,避免“掉坑”。

据介绍,冒充好友、子女、领导,是骗子冒充熟人诈骗时的常用伎俩,通过手中掌握的部分信息,新建一个高度相似的好友账号进行行骗,编造紧急事件诱使他人转账,或者利用部分人对社交软件熟悉度不够的特点,开门见山地套近乎,行骗后立刻消失。

冒充熟人类型的骗局,大多源于个人信息的泄露,以及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信息,使得骗子冒充熟人进行诈骗。行骗时,骗子往往能够清楚地喊出被骗者的名字,或者干脆利用盗取的微信、QQ号,进行借款、代付款的诈骗行为。对于此类骗局,民警建议市民,遇到任何亲朋好友通过网络借款、付款,都要留个心,一定要回拨一个电话、发一条短信,甚至可以打一个视频电话,进行确认。只有见到本人、听到本人声音,肯定确有其事后,才能付款。

此外,常见的骗术还有以下几类:冒充淘宝客服、店家客服的网购异常类骗局,多方配合、层层引诱的金融理财类骗局,校园行骗中常见的兼职刷单返利骗局,号称“无抵押”“秒下款”“低利率”的网络贷款骗局;谎称类似“通缉令”“搜查令”“法院传单”等的冒充公检法骗局。警察提醒市民,转账汇款时要提高警惕,再三确认,若钱款转出后意识到被骗,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准确提供转账金额、转账时间、对方账户名称等信息,配合警方做好止损、取证工作。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