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市反诈中心提醒市民 捂好“钱袋子” 防范这七类骗局

2019-10-31 11:09:39 来源:信阳晚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依钒

各类骗局花样翻新,为防止市民上当受骗,10月29日,市反诈中心总结七类诈骗信息,提醒市民关键时刻保护好“钱袋子”。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常见的骗局。诈骗分子假冒公安、检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种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账户核查资金或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诈骗分子不仅在电话中冒充公检法人员,还诱使受害人安装以假乱真的“公安系统”APP。面对此类骗局,市民要留意来电号码。此类骗局中,来电显示上会有“+”或“00”等前缀,接到此类电话,可基本判定为骗局。

代办信用卡、贷款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渠道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骗取公民个人信息。市民看到此类信息千万不要被所谓的“高额”“低息”或“无息”诱惑。

兼职刷单类诈骗。诈骗分子先是通过社交软件等渠道广泛发布兼职刷单广告,最后会以未完成任务量、网络故障等诸多理由不按事先约定返还本金和报酬,使其越陷越深,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此外,还有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通过QQ或微信冒充亲友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等常见骗局。面对这些骗局,市反诈中心提醒市民,遇到不确定情况时,一定要探问虚实,或通过第三方侧面证实,不要在QQ、微信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