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潢川:助农增收“摘穷帽”

2019-10-29 09:14:22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车  崔 阳

今年以来,潢川县以“百日大攻坚、痛打翻身仗”活动为抓手,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紧紧抓住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这一关键,通过发展产业致富、就业创业致富、盘活资产致富等举措,做到村村有致富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确保贫困群众“摘穷帽”、稳得住、可持续,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

发展产业致富。潢川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贫困户长效增收机制,引导产业做大做强,让贫困户主动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该县发展小龙虾产业,推行“稻虾共养”模式,养殖面积达35.8万亩,其中贫困户养殖12.4万亩,带动7464户23884人,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省委书记王国生充分肯定了潢川“稻虾共养”扶贫模式,全省小龙虾扶贫现场会在该县召开。在发展花木产业方面,全县有花木公司200多家,其中一级资质59家、专业合作社74家,花木种植面积28万亩,从业人员10万多人,带动贫困户8046户24942人,年均户增收1000元以上。在发展糯米粉产业上,该县通过订单农业、托管帮扶等方式,种植糯稻30万亩,带动8136户25221名贫困户,亩均增收200元。在发展茶产业方面,全县种植面积10.5万亩,有专业合作社52家,带动贫困户512户1918人。在发展生猪产业上,全县具有规模养殖场618个,年出栏140万头,带动贫困户1602户5126人。

就业创业致富。在就业方面,该县充分发挥外建党支部和人力资源平台作用,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组织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常年县外务工19020人,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盛世园林、春泉园林企业常年带动722名贫困劳力从事花木种植、运输、销售、服务等行业,人均年收入1.6万元以上。全县20多家羽饰加工企业覆盖张集等10多个乡镇,常年带动1000多名贫困户就近就业。在创业方面,该县一方面鼓励自主创业,如仁和镇黄营村贫困户彭永现发展板材加工业,不仅自己脱了贫,而且带动了本村9户贫困户致富;另一方面开展电商扶贫,依托102家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在贫困村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让光州光面、潢川甲鱼等特色农产品乘上电商快车,带动贫困户创业致富。在政策方面,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支持就业创业,对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的,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用于购买“三险”,对企业培训贫困户的给予80%的培训补贴。

盘活资产致富。该县整合土地资源、产业产品、龙头企业,盘活资产带动群众增收。实施土地流转,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55万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近20万亩,每亩年租金400元至600元,贫困户土地流转户均年收益2000元左右。实施订单农业,引导盛世园林、春泉园林、黄国粮业等企业通过订单种植、技术服务等方式,对贫困户种植的花木按高于市场价10%收购,辐射带动2万多人脱贫致富。实施合作经营,华英集团承诺对贫困户养鸭实行“五包一保”,带动贫困户3983户12745人,实现了“脱贫致富不用愁,养鸭一年盖洋楼”的目标。旺鑫贡面公司运用“合作经营+家庭作坊”等方式,保底收购,统收统销,带动付店镇尤树店村289户做贡面,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