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爱国情 奋斗者|周忠诚:不忘初心写忠诚

2019-04-10 09:08:28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 炜

“老周不是俺们村的主要负责人,他只是一位退伍回乡的老军人、老党员,但村里许多户三代人都跟他学过农业技术,老周帮助村里做过很多实事,是乡亲们眼中的‘土专家’”!昨日,固始县草庙集乡仟佛村村民们说起该村农业技术员周忠诚时,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1982年,复员后的周忠诚,回到家乡仟佛村,当看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用着年年相同的种子,用着代代相传的传统技术,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依然收入微薄的情形,年轻的他,带着帮助父老乡亲吃饱饭的梦想,开始了农业技术的探寻之路,这一干,就是37年。

刚开始,乡亲们对新品种杂交水稻怀疑,周忠诚没有过多的劝解,而是带头种杂交水稻,当年喜获丰收,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品种的巨大优势,也一举转变了乡亲们的陈旧观念。

前些年,村里的年轻人渐渐走出村庄,村里养活祖祖辈辈的田地被撂荒,他心头非常沉重,都不生产粮食了,单靠买能行吗?他卖掉给儿子买的新房,承包了自家3个兄弟的40多亩田地,购置了旋耕机、插秧机等设备,开始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再后来,他用3年时间,先后动员村里6位农民,成立了4个水稻种植合作社,流转了近2000亩水田,全部由他给予义务技术指导,全村再没有一块撂荒田,年年大丰收,乡亲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14年,他背井离乡一年整,到湖北学成稻虾共作技术。2015帮助12户贫困户进行稻虾共作。改田资金、虾苗费用等都由他先垫付,全程免费技术指导,成虾全部代购。当年,小龙虾养殖成功,每亩增收近1500元;水稻都是高品质的有机稻谷,每亩增收近800元,12户贫困户当年就甩掉了穷帽子。在他指导下,村里群众分散种养与规模种养有机结合的方式推广,截至目前,全村总计近千亩稻虾共作田,已经帮助2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2016年,他积极奔走协调,引进了一家高品质蔬菜种植企业,在南寨村民组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成立了青青河畔蔬菜种植基地,实行现代化种植,产出高品质蔬菜全部供应香港市场,土地收益率非常高。村民所得承包费每亩近千元,还带动周围村民组50多名群众常年在基地就业,帮助41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2017年,网上一则食品原料藕条价格较高、供不应求的消息,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敏感地意识到仟佛村地处平原,土地肥沃,水量丰足,非常适宜种植藕条。他立即动员表弟、村里的成功人士岳忠诚一起到湖北现场参观,回来就承包了包括周边村在内的1万多亩土地,成立荟丰隆种植合作社,进行立体种养殖,土里种藕条,水下养鱼,藕条每亩增收近2000元,养鱼每亩增收近1600元,土地的收益大幅度提升,帮助53户贫困户摆脱了困境。

如今的仟佛村,南边是千亩青青河畔蔬菜种植基地,北边是万亩荟丰隆莲藕种植合作社,中间是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的稻虾共作田。春天,四野秧苗青青;夏天,到处绿意盎然;秋天,遍地稻浪翻滚,处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编辑:陈强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app手机客户端
信阳网络辟谣
订阅手机报 信阳手机报
拒绝野味 远离病毒 信阳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