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渔网 编织致富梦想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韩浩 通讯员 朱丝语 秦怡欣
“俺正准备给几位年纪大的贫困户送编织材料,他们来回不方便,俺经常骑车给他们送。”1月16日,淮滨县王店乡沙坝村淼络渔网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付有骑着满载渔网编织材料的电动车,穿梭在乡村平整的通组水泥路上。
“俺来回不方便,小陈直接把材料送过来,编好后他又过来取回去。多亏了这个扶贫车间,不然俺这把年纪哪还能干活挣钱呢。”在冬日的暖阳下,该村76岁的留守老人王凤英正坐在家门口编织渔网,只见她一边和邻居聊天,一边双手娴熟地在渔网间上下穿梭。
“渔网编织操作简单,大渔网在扶贫车间织,小渔网直接在家就能织。活轻便,容易学,多大年纪都能干,计件月结,对时间场地都没有限制,不用怎么推广,贫困户们自己就来报名上岗了。”马付有介绍说。
实施产业扶贫以来,淮滨县着力推广渔网编织产业,王店乡主动作为,以“巧手带动、政府激励、金融扶持”模式有效推动了渔网编织产业遍地开花。“乡里采取‘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新的经营模式,依托沙坝淼洛渔网产业基地,选派渔网编织能手作为带头人,在全乡走村入户传授编织技术,并免费焊接编织钢架,群众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该乡乡长吴帆介绍说。
据介绍,该乡将持续大力推进,集中开展渔网编织技术培训,使每家每户都参与渔网编织产业中来,打造“渔网小镇”,提升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自立自强能力,把“小渔网”做成“大产业”,走出一条特色发展致富路。

- 上一篇:帮扶资金助力群众精准脱贫
- 下一篇:把握标准 建设“四好商会”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